主页 > 娱乐 > 正文

​良心「救命片」,阳之前赶紧看

2022-12-19 20:21 来源:风海网 点击:

良心「救命片」,阳之前赶紧看

近来,「囤药」成了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鱼叔所在的上海,也有不少药店一药难求。

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颗粒等,已经基本卖断货。

就连黄桃罐头,也差点脱销。

每个人都在担心「阳」了没,「囤」了没。

与此同时,假消息、伪科学也遍布全网,混淆视听。

而前几天,一则名为《医生阳了,居家用药一次说清楚》的视频火了。

视频中的医生列出多项治疗新冠病情的药物,被许多人种草。

700 万播放量,并有数十万人收藏、转发。

但很快,他被锤了。

不少人对他的「羟氯喹 + 阿奇霉素」方案,提出质疑。

并指出,WHO 已明确反对使用此药物治疗新冠疾病

关于该买什么药,该怎么吃,一直众说纷纭。

鱼叔今天就借一部纪录片来讲讲,真真假假之间,我们该如何自保——

《药箱的真相》

在囤药时,我们考虑最多的就是药物的功效。

但,市面上不少非处方药,都存在误导性。

不加辨别,很容易造成用药不当

纪录片《药箱的真相》中,医生克里斯将以实验的形式,揭开最常见的 5 种非处方药的真面目。

第一种,止痛药

在市面上,针对不同部位的疼痛,都有相应的止痛药。

头痛、牙痛、经痛、关节痛 …… 可谓五花八门。

其中,布洛芬是最常用的一类。

但克里斯揭露,这些止痛药其实没有靶向性——它们不会只流进身体的特定部位。

为了更直观地验证这一点,他决定用自己的身体做实验。

他吞服了一台微型摄影机,记录了药物进入体内后的变化。

先是在胃部被碾成粉碎。

随后,便喷射进小肠,并在那里被血液吸收,很快就会遍布全身

「你的大脚趾和头部的含药量是相同的。」

再看这些药品的外包装,它们有着完全一致的产品许可证号码

这意味着,不管包装怎么样,它们都是完全一样的布洛芬。

而商家所宣传的「不同功效」,不过是诱导顾客、提升销量的营销手段

相比上当受骗,更严重的是潜在的安全问题

如果你恰巧头痛 + 牙痛 + 关节痛,服用三样止痛药,就会导致药物过量。

此外,千万不要长期服用止痛药,对人体有副作用。

2015 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 FDA ) 更新了包括 NSAID 在内的药物标签。

并指出,该药物可能会增加心脏病发作或中风的风险

第二种,止咳药

而这部纪录片要告诉你:蜂蜜柠檬水一样可以止咳

「这和那些非处方糖浆差不多。」

克里斯请来了一位呼吸道疾病专家,做了一个测试。

他们利用胡椒粉,模拟病毒攻击。

吸入之后,克里斯立即产生剧烈咳嗽。

而在喝下蜂蜜柠檬水后,即使再猛吸胡椒粉,也没有出现咳嗽的情况。

这并非偏方。

喉咙的后端都有咳嗽末梢,对感冒病毒和刺激性物产生反应。

而蜂蜜糖浆的黏性较大,可以在咽喉发炎处覆盖一层膜,从而抑制咳嗽。

此外,还能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而蜂蜜含糖浓度高,是一种高渗透性溶液,可以使病毒脱水死亡,有效降低炎症反应,使咽喉受损处尽快修复。

纪录片并没有否定市面上的止咳药。

克里斯实验了其中几款,也的确成功止咳。

但问题在于,是药三分毒

患者在服药过后会因个体差异出现不同副作用。

在克里斯身上,体现为焦虑、心跳加速。

对于蜂蜜柠檬糖浆,他本来也嗤之以鼻。

直到亲身测试之后,才放下了傲慢。

「医生的傲慢很有意思。」

近来,黄桃罐头成了囤药的香饽饽,引来不少人的怀疑。

其实,这与蜂蜜柠檬糖浆的原理可能也有相似之处。

第三种,感冒药

感冒是最常见的疾病。

仅在英国,人们一年中就会为此花费超过3.47 亿英镑(约 29.3 亿人民币)。

其中,供应量最大的,是多合一型感冒药

因为这种药最为方便,也较为便宜。

而纪录片对此给出的建议是:千万别买!

为了找出最有效的感冒药,克里斯又来到了医学研究流感营。

在这里,感染了普通感冒和流感病毒的患者,都被单独隔离分别监控。

研究表明,即使感染同一种病毒,患者呈现出的反应却截然不同

有的人只是头疼,有的人流鼻涕、咽喉疼痛,有的人却一点症状都没有。

盲目选择多合一型感冒药,很可能无法有效治疗,同时也带来了加倍的副作用

感冒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普通感冒一般不需要吃药。

多喝水,多休息,一周左右即可自愈。

如果感冒后 3-4 天症状没有好转,或出现发烧、影响工作生活,则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服用针对自身感冒症状的感冒药。

在制作纪录片初期,克里斯保持着职业医生的怀疑态度。

但随着实验的进行,他逐渐意识到,自己同样也会是病人,也会购买非处方药。

用药不当,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重视的问题。

据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显示,我国每年有约250 万人因此住院治疗,19 万人因此死亡。

其中,还有超过7000名儿童(数据源自《2016 年中国儿童用药安全调查报告白皮书》)。

保障安全,必须仔细辨别包装信息、阅读使用说明。

但仅靠自知自觉,还远远不够。

一部分人的别有用心,更需要警惕。

有的人,在刻意隐瞒

美剧《成瘾剂量》中,就记录了一出震惊全球的镇痛药滥用事件。

奥施康定,是美国最常见的镇痛药之一。

它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类药物(阿片即鸦片),理应受到严格管控。

但,制药方却刻意掩盖了它的成瘾率

药店销售员,也知情不报,并误导医生和病患。

这场合围,催生了美国「历史上最致命的毒品流行」,导致超过 280 万病人深受其害。

还有的人,在造谣敛财

电影《传染病》中,未知的病毒席卷全球。

不计其数的感染者丧生,造成巨大恐慌。

一名记者,却在其中瞄准了商机。

他妙笔生花,把「连翘」报道成了解药。

不知情的群众涌入药店,横扫一空。

而他早已与制药方达成协议,赚得盆满钵满,并全身而退。

一个人死了,另一人靠卖棺材挣钱

如今,关于「新冠特效药」的消息仍不绝于耳,有的被炒上了天价。

这样的情形,早在近三年以前,我们就曾经历过。

2020 年 1 月 31 日,某报发表一则消息,声称「双黄连可抑制新冠状病毒」。

因其权威性,大批民众被误导。

一时间,口服液被卖断货,就连双黄莲蓉月饼也脱销。

直到官方下场辟谣,这场抢购热潮才得以平息。

但,相关制药方早已大赚了一笔。

买伞的人在制定天气预报。

大众最不愿意看到的事,却成了这三年的常态。

「命就是钱」

传播学中有一个理论,叫「子弹理论」

意思是,媒介对大众的刺激,如同子弹射入大脑

细数我们所经历的,正是一场长久暴露在病毒与子弹下的战争。

有的人选择站在持枪人的一边。

他们自觉充当起人肉喇叭,将病毒妖魔化

最爱攻击的,是国外的放开政策,是「资本」。

可转过头来,他们向「资本」献媚得比谁都积极。

变脸似的呼吁囤药,卖着屡遭质疑的药物。

靠着带节奏,他们博来了流量,也大发横财。

近来,更是有人晒出了自己的财富密码

「晒晒收入,感谢这个时代」

有的人,甘愿直面枪口。

不少良心媒体,向大众输送科普、传递真相。

结果,等来的却是所谓的猎巫运动

一句「屁股歪」,给他们扣上了祸国殃民的帽子。

当今的互联网,日益割裂。

作为普通人,我们究竟该怎么做?

至少,我们可以尊重科学,不被妖魔化的言论带偏。

正视新冠病患的同时,给予更多的同理心。

至少,可以保持警惕与怀疑。

面对刷屏的「囤药宝典」时,不要轻信与转发。

新冠病毒,固然要防。

但,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不能靠盲目囤药。

更应该在心智上建立起对「假科普」的免疫力

越是紧张,越要保持理性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