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海网 > 生活 > 正文

​《大秦帝国》看懂了陈河丫一家,才清楚秦国百姓的真实惨状

2023-12-17 11:17 来源:风海网 点击:

《大秦帝国》看懂了陈河丫一家,才清楚秦国百姓的真实惨状

卫鞅访秦时,三个月时间,走遍了秦国的角角落落,连与楚国接壤的武关、峣关都做了仔细地踏勘,可是作者唯独只详细描写了他在陈仓口的见闻,其他地方均一笔带过。

初看《大秦帝国》时,看到这一段,只觉得秦国老百姓过得真艰难,再没其他感觉了,再次看《大秦帝国》才突然明白,作者为什么对卫鞅在陈仓口的经历浓墨重彩,单把阿河丫一家的行为描写出来,因为只有看明白了这些,才能真正懂得秦国老百姓过得是什么样的悲惨日子,才能真正明白秦国的惨状,也才能明白卫鞅变法在当时有多伟大,老百姓为什么那么欢欣鼓舞。

陈仓口是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地方,这是老秦人的最早根基之一,无论地理位置,还是百姓生活,理论上应该都不会太差,可是现实却并非如此。

卫鞅访秦时,正值夏日,应该是满山遍野一片青绿,可是映入眼中的不是青白的山石,就是一片片黄土,偶尔有牛叫声在山中回荡,显得一片空寂。

仅仅站在这片土地上,就让人有一种荒凉之感,没有什么人烟之感,让人有一种穷山恶水的感觉,秦国老秦人最早根基之一的地方都这样荒凉苦寂,那么秦国比陈仓品更差的地方该是如何的荒凉,如何的穷困?

陈仓口不但山水草木荒凉,连人都荒凉。

卫鞅以游学士子的身份进入陈仓口,里正一家热情地招待了他,可是热情得有点过分,刚喝了一口这家女孩子阿河丫端上来的凉茶,里正就对卫鞅说:“今黑儿就她陪你”,果然,晚上阿河丫就主动侍候卫鞅,这可把卫鞅吓出一身汗来。

当时陈河丫才十三岁,还是赖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年龄,还是什么也不懂的年龄,可是她却要在父亲的安排下,对一个来自远方的游学士子主动献身,以此抓住他,成为他的女人。

这听来让人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比在大街上随便抓人都随意,这可是关乎一生的大事,竟然这样随便,太让人奇怪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事情?

陈仓口这个村子里除了老人,孩子和女人,村子里的青壮男人不是缺胳膊,就是少腿,没有一个健全的,全是在战争中伤残,然后退回村里种地,村里的男青年全都从军了。就像陈河丫对卫鞅说的那样,村子里没有后生,只有老半截人。

陈河丫的父亲是陈仓口的里正,里正虽然不是大官,但大小也是一个管事的,俗话说县官不如现管,况且里正一般都是一些在村里有威望,有能力的人,在村里相当于一个实权派,自然会有人上赶着巴结。

阿河丫作为里正的女儿,到了婚嫁年龄,肯定要比一般女孩子抢手,只要有合适的后生,自然可以挑挑捡捡,选一个中意的小伙子,可是事实上呢?她连选择的对象都没有,何况村里其他女孩子呢?

陈仓口的这种现状,往小了说是女孩子嫁不出去,往大了说是秦国的人口将越来越少。男人都去打仗,每一仗都要死人,女孩嫁不出去,繁衍不了后代,这将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战国时代,兵祸连天,地多人少,想要国家富强,必须人口众多,才能有人种地,有人经商,有人做百工,才能产生更多的粮食、养活更多的人,才能有人打仗,才能不被别国灭了。

陈仓口就是这样,其他地方能好到哪里去,长此以往下去,秦国不是被山东六国灭了,就是自己灭亡,所以秦国急需休养生息,急需要变法强大。这就是为什么少梁之战中秦献公战死,秦孝公伤痛之极,却不报仇,而是选择忍辱负重,礼送公叔痤回国,并且把夺回的河西之地再次割让给魏国,换来两国罢兵歇战的原因。

陈仓口人少地多,理应能够温饱吧,可是实际情况是,他们穷得让人无法想像。

陈河丫作为里正的女儿,穿着一身补丁摞补丁说不清颜色的短衫裤。族长大人穿着破旧的裤子,还有一个大洞。一个里正家的青春少女,一个族长,都穿得破破烂烂,其他人可想而知。

村民们穿着如此破烂,吃得更是粗粝,里正家招待卫鞅的是最好吃的野菜疙瘩。野菜疙瘩,听上去很不错,山里的野菜,这种野菜偶尔吃一次算是新鲜,可是当正餐,天天吃这个,那就不是美味了,而是难以下咽了。

他们为什么要吃野菜,而不吃粮食呢?他们喝苦酒时说出了答案。

卫鞅这个游学士子来到村里子,成年累月没有来过客人的村子沸腾了,晚上来一个篝火晚会欢迎他,其中上了一坛又苦、又酸苦酒,卫鞅评价说:“提神,很酸很呛,很像醋”。

老里正介绍这个苦酒的做法,他说:”人家魏国,做苦酒用的都是五谷。老秦穷哩,收些烂掉的山果汁水,藏在山窖里,两三年后便成了苦酒。这几年天旱,山果没得长,苦酒也没得做了。这是最后一坛了,八年了,舍不得哩。“

从老里正这段话里可以看出,他们招待卫鞅的规格非常高,最后一坛八年苦酒,说明他们好几年没有做苦酒了,也就是说连烂掉的山果都没有了,更不用说粮食了,可见他们穷困到什么程度。

陈仓口,一个典型的秦国老根据地,在秦国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地方,就是这么一个地方,荒凉人少,人口急剧下降,还穷得吃不饱穿不暖,其他那些更偏远的地方,还不如陈仓口,可能更穷,更荒凉。

村里到处都是老人、孩子,后生都打仗去了,姑娘嫁不出去,下一代没有着落,看不到希望。家家穷得没有像样的衣服,吃着野菜只是填饱肚子,维持着生命,没有任何生活质量可言,照样看不到任何希望,这就是当时秦国的真实惨状。

明白这些,才能明白为什么秦孝公顶着所有世族的压力,非要变法强国不可。

后来卫鞅废除井田制,开阡陌,推行新田法,解放隶农成为自由民,让他们拥有土地。老百姓不仅能吃饱饭,还家有余粮,过上好日子,所以特别拥戴卫鞅变法。而且卫鞅变法奖励耕种、奖励军功等一系列变法,使得一个贫弱的秦国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强大起来,成为战国时期一流强国,这才是卫鞅变法的伟大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