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党政齐抓 声屏共荣-定边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简史
献给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党政齐抓 声屏共荣-定边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简史
定边的广播电视事业也和其它行业一样,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建设,从一台收音机开始,从无到有,广播从无线到有线再到无线,电视从黑白到彩色再到高清,传输方式从电缆到光缆再到5G,形成了调频广播、有线电视、无线电视和“互联网+”的多媒体时代。
广播事业从无到有
定边是1936年6月解放的革命老区。1936年6月定边解放到1949年8月,全县没有一台收音机,也没有一只广播喇叭。1949年9月,定边县委成立了收音室。到了1954年,县委又根据当时全县的区域划分和工作需要,给城滩(现定边镇)、红柳沟、塘洼(现学庄)、盐场堡等9个区各配了一台干电池收音机,县、区收音室相继成立,揭开了本县广播事业的序幕。1958年6月,定边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建立"定边县广播站",站址设在县城西正街6号,租用原药材公司旧房19间(现家乐超市),经过改造,当年12月30日正式建成并开始播音。广播初期的开始曲是《骑兵进行曲》,呼号为"定边县广播站",主要任务是每日早晚两次转播上级电台节目。1961年6月,县站由西正街6号迁址到东正街1号。文革期间,"定边县广播站"曾更名"定边县毛泽东思想宣传站"、"定边县革命委员会毛泽东思想宣传站"、"定边县人民广播站"。
1969年经县革委会批准,首先建立了定边地区广播放大站,到1978年全县30个公社全部建成了公社广播放大站。1978年6月,经县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成立"定边县革命委员会广播事业管理局",属县革命委员会领导,与"定边县人民广播站"两个牌子,一套人马。到1979年底,已有广播专线4500公里,城关镇和贺圈、砖井、安边公社的广播讯号实现了专线输送。全县309个生产大队有305个通了广播,城乡喇叭总数达到了34883只,农村队队通广播,户户安喇叭,有线喇叭入户率达到95%,定边县有线广播事业发展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收听广播成了群众文化娱乐、获取信息的主要工具,广播的开始曲,成了孩子们上学的起床号。
改革开放后的1980年到1981年,农村普遍实行了包干到户生产责任制,各乡少数群众挖杆剪线,致使有线广播网在短时期内遭到严重破坏,致使广播线路无人维护杆倒线断,喇叭入户率降到了49%。1985年以后,大部分农民依靠政策、依靠科技摆脱了贫穷,认识到信息和技术的重要,广大农民恢复广播的积极性很高。1985年,定边县政府投资、集体与个人集资、广播站职工自己动手,制造水泥杆1600多根,架设恢复线路600多公里,使全县81个行政村、430个自然村复通了广播。定边、贺圈、安边、郝滩、石洞沟、罗庞塬、杨井、盐场堡8个乡镇到行政村的广播线路全部换成了水泥杆。但由于全县村到户的线路难以解决,致使喇叭入户率回升缓慢,到1985年底,农村仅剩广播专线1520公里,有喇叭4430只,喇叭入户率下降到了9.2%,全县农村广播事业全区倒数第一,有线广播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1990年11月,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定边县成立1KW调频广播电台,呼号"定边人民广播电台"。至此,"定边人民广播电台,现在开始广播……"定边县城群众第一次从调频收音机中听到了定边自己播音员的声音。"定边人民广播电台"发射频率为87.1MHZ,由于大部分厂家生产的调频收音机的波段范围是87.5-108兆赫(Mhz),当时台领导决定把频率调整到FM88.1兆赫(Mhz)一直沿用到至今。当时发射功率只有300W,从此,广播的信号传输从有线转到的无线,县城及方圆10公里的群众可以收听到定边广播电台的节目。为了扩大广播覆盖率,解决全县群众收听广播难的问题,1996年县财政拔款,在鼓楼南街建成86米高的发射塔,发射功率由300W提高到1000W,从此,广播信号实现了县城到乡镇的无线传输。90年代中期,由于经费短缺、人员流失、设备老化等原因,"定边人民广播电台"停止了播出。广播十年的停播,宣传十年的损失,听众十年的痛心,复通广播成为全县人民关注的一件大事,2007年广播电视大楼建成大楼上的发射塔并投入使用。2008年年初,县委、县政府把恢复广播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财政拿出专项资金购买设备和装修机房。当年5月,广电局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设备安装调试和人员培训并开始试播,6月26日,"定边人民广播电台"正式恢复播出。听众再一次可以用调频(FM88.1MHZ)收音机收听到"定边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节目每天早晨6点25分开始到晚上21点30分结束,播出近16个小时。同年,白湾子镇郝山发射台建成并投入使用。定边县城广播电视大楼发射塔和白湾子镇郝山发射塔大大提升了广播的传输能力广播覆盖率达到了96.46%。出租车和私家车以及所有调频收音机都可以收到定边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广播仍然成为定边重要的文化传播和宣传工具。
电视从黑白到彩色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定边的电视事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日新月异。1976年8月,县广播站购回了全县第一台"北京"牌14吋电子管黑白电视接收机,1978年6月,成立"定边县革命委员会广播事业管理局",并在距县城20公里的纪畔公社纪畔村,修建了县内第一座黑白电视差转台。差转台占用原纪畔公社旧房十间,台上配备武汉华中工学院生产的HG-50型黑白差转机一部,自己用柴油机发电转播宁夏六盘山电视转播台的电视节目,附近及县城群众通过架设室外天线可以看到当时唯一的一套模糊的宁夏台黑白电视信号,县城内信号质量很差,收看效果不好。1979年6月,县站又购回了一部功率为一瓦的黑白电视差转机,安装在县城中心的鼓楼上,通过二能差转,解决城内电视讯号不好的问题。1981年7月,宁夏罗山电视转播台建成后,当年9月,县财政拔款8000元,定边县广播事业管理局自行设计、自己安装建造了一座高45米的电视接收与发射塔,安装在鼓楼原广播电视局后院,接收到的宁夏电视信号才有了明显好转。然而,定边地广人稀,大部分农村还是看不到电视。为解决南部山区群众看电视难的问题,1981年到1983年间,定边县财政陆续拔款购置黑白电视差转机14台,分别在堡子湾、张要先、黄湾、油房庄、杨井、武峁子、新安边、胡尖山、学庄、白马要先、王盘山、白湾子、樊学、刘峁塬14个乡镇建立起了小型差转台,乡镇驻地及附近的群众看到了黑白的宁夏台电视节目。1984年4月,"定边县革命委员会广播事业管理局"更名"定边县广播电视局",管辖30个乡镇放大站和14个电视差转台。
1985年,在县城建立了第一个10瓦彩色电视差转台。随后又集资购置了一台50瓦北京广播器材厂生产的彩色电视差转机,转播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并安装了超高频高谐器,用以转播录像节目。1985年,定边县城群众和单位集资13700元,县财政拔款11000元,购置了一部由北广器材厂生产的CSZ-5型50W彩色电视差转机,并在县城建起了当时较为先进的电视差转台。当年安边镇群众、机关集资2000元,镇政府投资20000元,在安边镇也建起了一座发射功率为50W的彩色电视差转台。至此,定边、安边两镇周围的群众看到了图像比较清晰的宁夏电视台的彩色电视节目。1988年,定边县广播事业管理局筹资2万元,从宁夏吴忠购回了退役下来的一座86米高的、旧的广播电视接收转播塔,广电局的职工自己动手在鼓楼南大街安装起了广播电视塔。县城及附近农村可以收看到中央一套、二套和宁夏电视台的节目。从此,定边观众才结束了一直只能收看一套宁夏台电视节目的历史。
定边群众收看多套电视节目是从兴建有线电视开始的。1994年开春,定边县广播电视局集资40万元开始筹建定边有线电视台。定边广播电视局完全依靠自己的技术,用了半年时间架通了主要街道和巷道线路,当年11月2日,"定边有线电视台"正式开通,有线电视用户可以看到了中央台、陕西台和定边台等14套电视节目。年内有线电视用户达到了200余户。此后,安边,砖井、贺圈也相继开通了有线电视,通过卫星信号看到了中央和各省的电视节目,但无法收看榆林电视台的节目。1997年到1998年,县政府先后投资300万元,建起了安边邢梁微波站和定边微波站。定边的观众通过微波第一次收看到了榆林电视台的节目。随着科技的发展,传输手段的进步,2007年,307国道和县城主干道的电视信号全部改造成光缆传输,部分信号由模拟变成了数字,节目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微波传输也退出的历史舞台,实现了光缆传输,城市到乡镇行政村都通了光缆,县城的群众通过光缆收看有线电视,农村的群众通过"村村通"、"户户通"和电视无线覆盖收看中、省、市、县的电视节目。目前,县城及乡镇驻地的群众通过有线电视可以收看到189个电视节目,乡村群众可以通过"户户通"工程接收到90个卫星电视节目,电视覆盖率达到91.98%。节目容量和节目套数大幅度增加,极大地丰富了全县群众的文化生活。
办公从土房到大楼
1958年广播站建站时租用县药材公司的17间旧房(现家乐超市),其中,机房和播音室三间,发电机房三间,库房二间,宿舍和会议室九间。1961年6月,广播站由西正街6号迁址东正街1号与文化馆合并合署办公,1963年10月,广播站与文化馆分署。1965年10月,县财政拨款2万元,在东正街1号新建机房、播音室和办公室19间,建筑面积336平方米,后来一直在50年代修建的20间平房中播音、播出、办公。长期以来,由于广播设施基础差、投入少,广播站房屋破旧、设施设备陈旧老化,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需要。为了改善广播电视基础设施现状,发挥广播电视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重要舆论宣传作用,推动全县各项事业的进一步发展,1983年6月,县财政拔款2万元,县广播局自筹2.5万元,在原址内修建两层楼一座,上下20间建筑面积368平方米,改善了25年没变的办公条件。1984年4月,定边县广播事业局更为定边县广播电视局1989年6月,定边县电视转播台成立,1994年6月,定边县电视转播台更名为定边县有线电视台。至此,定边边县广播电视局下设两个正科级事业单位,三块牌子一套人马,2009的电台、电视台从广播局分离,属广播电视局的下属正科级事业单位,从此才有了独立的法人台长、副台长。2002年底,"陕西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定边县分公司成立",迁出办公人、才、权与广播电视局分离属省管企业。2004年7月,"定边县广播电视传输演播中心"大楼动工兴建。大楼设计高度49.5米,地上12层,地下一层,裙楼三层,总建筑面积12900平方米,框架结构,主楼设电梯、中央空调,集办公、会议、演播、传输于一体,建成后,南大街的电视塔随即拆除。2007年5月,定边县广播电视传输演播中心大楼正式投入使用。这标志着定边的广播电视事业跨入了"设备高标准,队伍高素质,宣传高质量,管理高水平,服务高效率"的广播电视新的时代。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2010年5月广播电视局与文化局合并在广电大楼合署办公。2019年12月,定边人民广播电台,定边电视台与定边县新闻中心合并,成立定边县融媒中心,与定边县文旅局分离属宣传部管辖。
节目从读报到多彩
定边解放初期,由于条件的限制,只能用一台干电池收音机收抄新华社重大新闻,供领导人传阅。1958年建站后,广播的宣传在转播好上级电台节目的前提下,不定时不定期地办一些自办节目,但由于稿件少,采编力量薄弱,自办节目大都是读文件、念报纸。1959年8月,定边县委宣传部发出《关于发展广播通讯员的通知》,先后建立基层通讯组120个,发展业余通讯员800多人,1961年6月,县站由西正街6号迁址到东正街1号,这个时期,县广播站已经有了一批业余通讯骨干,节目宣传也改变了建站初期单一转播上级电台节目的状况,开始不定期地办自办节目,播出全县重要新闻。1964年开始,广播自办有《本县新闻》、《公社广播台》。从1969年开始,每日早、中、晚三次播音,每次播出30分钟的自办节目。从1984年起,县广播站除了办好每天的新闻节目外,增设了《行情与信息》、《致富有方》、《法制教育》、《学科学》、《为听众服务》、《卫生与健康》、《文化与生活》、《听从信箱》、《广告》等14个专题节目。
从广播站到广播电台,从电视转播到电视台,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积极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坚持"三贴近",传播先进文化、普及科技知识;关注社会、关注民生;不断丰富节目内容,从当初的读报,发展到集新闻、评论、科技、文化、娱乐等十多个栏目的综合频道,从每天的三次播音到全天播出,成为定边的主流媒体。传承上三个文明,播时代先进文化,唱响时代主旋律。电台、电视台每年播出新闻1200多条,每年有10多篇新闻作品在市以上获奖,每篇新闻作品都烙印了时代的特征。1982年王永义采写的荣获榆林地区广播电视局一等奖、省广播电视厅三等奖新闻《回民尤俊忠和他的汉族老人》反应了定边回汉民族和睦相处情景。1986赵文斌采写的荣获省新闻学会一等奖、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二等奖广播新闻《张一万卖羊》就反应了改革开放初期扶贫帮困的好人好事。1989年赵文斌、张鹦采写的获市广播电视局三等奖的广播新闻《过去养儿怕抓丁,如今养儿怕娶亲》反应了娶媳妇要彩礼的陋习。1991年张鹦采写的荣获市广播电视一等奖、省广播电视厅、省广播电视学会一等奖的广播专题《话说"天下第一难"》就深刻反应了农村计划生育的艰难。1992年张鹦采写的荣获市广播电视局二等奖的广播新闻《乡长辞官干个体》反应了经济浪潮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1996年张鹦采写的荣获市广播电视学会一等奖广播通讯《托起山中的太阳》反应了扎根山村教育的青年人。1996年张鹦采写的荣获市广播电视学会一等奖、省广播电视厅二等奖、陕西新闻工作者协会三等奖、陕西省好新闻三等奖电视新闻《我县村村建起"储粮会"》定边民政局储备农民手中余粮的独特作法。1997年张鹦荣获市广播电视学会一等奖的电视专题《黄土高原的希望》退耕还林保持水土的重要性。1998年张鹦、顾秀萍采写的荣获市广播电视学会二等奖电视新闻《我县有了电视电话村》反应了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后农村的变化。1999年张鹦、麻永军采写的荣获市广播电视学会、市广播电视局二等奖的电视评论《村官让咱庄户人选》村民自治民主选举村干部的好处。1999年张鹦、赵明山采写的荣获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二等奖、陕西省"五好文明家庭""绿色家园"创建领导小组一等奖、省广播电视协会、省广播电视厅二等奖、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三等奖、市广播电视协会、市广播电视局一等奖的电视专题《文婷和她的生态农场》反应了发展生态农业的典范。2000年张鹦采写的荣获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二等奖的电视专题《西部开发水为先》反应了西部开发水的重要性。2002年张鹦、牛天喜采写的荣获市广播电视学会、市广播电视局二等奖的电视新闻《"十六大"的召开增添了石光银的治沙信心》反应了国家土地政策给承包户吃了个定心丸。2002年张鹦采写的荣获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二等奖人物通讯《网络连千村,荧屏进万家》反应了让老百姓都能听到广播、看到电视的先进人物。2004年张鹦、顾秀萍采写的荣获市广播电视奖二等奖的电视系列报道《贯彻"一号文件",促进农民增收》反应了中央几年一号文件发展农业关心农民基层的措施。2006年陈殿国、张岩采写的荣获陕西新闻工作者协会评选的陕西新闻奖二等奖、榆林市新闻奖、广播电视奖一等奖电视新闻《农民刘学忠发明制造的洋芋收获机获国家专利》反应了锐意创新发展农业的农民能手。自优秀新闻稿件评选开展以来,定边每年有10多篇新闻获奖,到目前有近500篇新闻作品在中、省、市获奖。
定边的广播电视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广播电视事业突飞猛进,声屏共荣,全县人民可以通过广播电波和电视荧屏收看到高质量的广播、电视节目,享受着科技带来的文化大餐;无论你在国内还是海外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抖音、快手了解到定边发展变化;通过电波和荧屏见证着定边在解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成就。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作者简介
张鹦,微信名:凡夫微语。从事过县级广播站的编辑、记者;担任过县级电视台新闻部主任;担任过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分管电视台新闻宣传;担任过文体局、文旅局副局长兼电台台长。从事县级媒体新闻工作30多年来,有80多篇新闻作品在中、省市获奖。文中的图片是作者在30多年的采访中拍摄留存。
下一篇:东汉末年,被誉为“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是如何崛起和消亡的
-
- 瑟瑟发抖!强冷空气来袭!楚雄气温最大跌幅将超过10℃
-
2023-12-07 15:56:08
-
- 龙海名人之许海峰
-
2023-12-07 15:53:53
-
- 华尔街巨鳄罗杰斯带两个女儿上央视!他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
2023-12-07 15:51:39
-
- 须弥山在哪里
-
2023-12-07 15:49:24
-
- 100种绿化带或路边常见的花草树木,图名并茂,看你认识几种?
-
2023-12-07 15:46:14
-
- 汉服的种类居然这么多,别傻傻地分不清了 来让你全部理清
-
2023-12-07 15:43:59
-
- 火影忍者背景资料:春野樱
-
2023-12-07 15:41:44
-
- 贾元春原型有三个:曹家氏、舒妃、还有一个是曹雪芹的表哥福彭
-
2023-12-07 15:39:29
-
- 唐家三少坎坷逆袭史:专科毕业,辞职央视,却在家就能年入过亿
-
2023-12-07 15:37:15
-
- 遭暴力抗法,民警曲玉权牺牲2年后终成烈士,网友直呼苍天有眼
-
2023-12-07 15:35:00
-
- 全球许氏字辈查询参考表(一)
-
2023-12-07 15:32:45
-
- 怎样网上预约驾驶人科目考试?
-
2023-12-07 15:30:30
-
- 厄尔尼诺现象来了,干旱、洪水、强震、流感还有经济危机?
-
2023-12-07 15:28:16
-
- 传说中的恐鳄能杀霸王龙?
-
2023-12-06 08:06:38
-
- 《国学知多少?第五篇:何谓“三百千”》
-
2023-12-06 08:04:24
-
- 一波现代耽美军旅文,燃爆这个夏天
-
2023-12-06 08:02:09
-
- 重温《花千骨》,才懂得白子画有多爱花千骨
-
2023-12-06 07:59:54
-
- 地球上最大的爆炸是什么?
-
2023-12-06 07:57:40
-
- 12个月的雅称,原来这么美!
-
2023-12-06 07:55:25
-
- 台湾林氏的杰出代表,一生传奇,最后英勇为国就义
-
2023-12-06 07:5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