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海网 > 杂谈 > 正文

​别只顾着抢红包了,来看看红包的来历!

2025-04-03 17:03 来源:风海网 点击:96

别只顾着抢红包了,来看看红包的来历!


春运已经开始了,大家都在忙着过年,而年的味道也越来越浓,春节抢红包收红包发微信红包也是人们乐此不疲的事。那你知道红包的来历吗?

“红包”来源于古代传说。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妖怪叫"祟",他在每年年十夜里出没,喜欢在孩子的头上摸一摸,孩子就会发烧甚至退烧后,孩子会变成傻子。人们祟来害孩子,夜里点着灯守着,这也是"守祟"的来历。

有一户姓管的人家,老夫妻老年得子十分喜爱自己的孩子,他们害怕祟来害孩子,到了年三十的晚上陪着孩子,陪着孩子做游戏——用红纸包着八枚铜钱拆开包上,后来包着的八枚铜钱就放到枕头边。

半夜里,祟来到孩子的床边用手摸孩子的头时,枕边进裂出一道亮光把祟吓跑了。

这对老夫妇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后来年夜饭后人们用红纸包上八枚铜钱交给孩子放在枕边,果然祟不敢来害小孩了。孩子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也有说法是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

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

清人吴曼云《压岁钱》的诗中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

到了明清时,压岁钱大多数是用红绳串着赐给孩子。

民国以后,则演变为用红纸包一百文铜元,象征"长命百岁",如果是是一枚大洋,代表着"财源茂盛"、"一本万利”。

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而孩子的压岁钱主要用来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喜欢的东西。

随着支付宝,微信,淘宝红包的流行,又给红包文化赋予了新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