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海网 > 社会 > 正文

​曾经聆听在杭大|听浦安迪讲“四大奇书”

2024-07-16 10:39 来源:风海网 点击:

曾经聆听在杭大|听浦安迪讲“四大奇书”

□李剑亮

1984年秋,在杭大东一教学楼二楼阶梯教室,中文系教授徐朔方先生主持了一场讲座。主讲者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研究中国文学的学者浦安迪(Andrew Henry Plaks)博士。那年浦安迪博士四十岁光景:面孔瘦削,目光深邃,身材高挑,很显年轻。

讲座伊始,徐朔方先生向大家介绍浦安迪博士的学术经历以及本次讲座的题目。徐先生是我们中文系《古代文学》课程老师。但我们这一届的《古代文学》课,徐先生正好轮空。大多数同学对徐先生只闻其名,未见其人。因此,当我从中文系通知栏里看到讲座信息后,便提前赶到讲座现场。

徐先生的主持方式与众不同,全程采用中英文双语介绍。他先用英文介绍本场讲座的题目“The Four Masterworks of the Ming Novel”,再用中文表述“明代小说四大奇书”。此前,曾听说徐先生大学期间经历了从英语系转学中文系的故事,颇有几分好奇。此时聆听了他的双语主持词,更是敬佩不已。

浦安迪博士所说的“四大奇书”,便是《金瓶梅》《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这四部明代长篇小说。

浦安迪博士讲述的重点是“四大奇书”中的反讽手法。他指出,反讽不是讽刺,而是言此意彼,表面上看是在讲故事,其实另有深意在其中。浦安迪博士认为,这些16世纪的写本对先前叙事素材所做的是反讽性修改而非直接加工。比如,同样是讲取经故事,百回本的《西游记》就和其他版本很不一样,其中有太多比喻性和寓意性的东西,让人不能不重视这种暗示。明末的百回本小说对民间故事有一种反省,有时并不一定把故事主人公作为英雄看待,而是在道德层面和历史价值层面进行反思。比如,宋江在民间故事里是完美的英雄,在《水浒传》中的形象就未必积极;《三国演义》对刘备和诸葛亮的塑造也是如此。不过,明末的作家对人物形象并不作主观引导,而是留给读者自己去判断。最后,浦安迪博士指出,这四部小说的素材尽管都渊源有自,但却是地道的文人小说,代表了中国散文小说体裁的成型,体现了晚明士大夫们的文化价值和思想抱负。

后来,我在杭州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5期上读到了徐朔方先生《我看》一文。文中写道:“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浦安迪教授的力作《明代小说四大奇书》,1987年由该校出版社出版,六年之后沈亨寿先生的汉文译本由中国和平出版社出版,编入季羡林教授主编的《海外中国学丛书》。当我细心阅读作者的原文时,自然回想到我和他在普林斯顿朝夕相处的情景,而译者沈亨寿先生和我有七载同窗之谊。”可见,浦安迪博士当年的那次讲座内容是他当时研究课题的一部分。该书译者沈亨寿1991年12月《译后记》中写道:“本书的译述,承徐朔方教授的关怀和鼓励,又承作者浦安迪教授本人在百忙中对译稿详加校阅,谨此致谢。”

再后来,我在光明日报副刊上读到了徐朔方先生的一篇随笔,内容就是写他1985年应邀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访学一年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其中也叙述了他与浦安迪博士“在普林斯顿朝夕相处的情景”。

从某种意义上说,浦安迪博士那次来杭大讲学,既是徐朔方教授与浦安迪教授学术交往的一段佳话,也是杭州大学与普林斯顿大学两校之间学术交流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