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海网 > 生活 > 正文

​不拘一格用人才是谁说的 百年前,一位书生在山上写下一首诗

2023-12-02 13:30 来源:风海网 点击:

不拘一格用人才是谁说的 百年前,一位书生在山上写下一首诗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是清朝末年龚自珍写下的一首著名的政治诗句。

而在百年以前,也有一位书生在山上写下一首诗,百年之后,果真有一代伟人在此诞生。

韶山上的“预言”诗

许国焕,是武冈人,字为天章。

出生在武冈市大旬乡尖山村,之后基本上也一直都住在那里。

许国焕虽然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清朝,但他却是一个朱明王朝的遗民。

许国焕在康熙甲午,也就是1714年拔贡,晚年之时以南村老农自命,虽然已经成为清朝的子民,但是作为朱明王朝的遗民,他常常感时伤逝,恨无力回天。

所以一直都是抑郁沉寂的。

但许国焕才华横溢,还被誉为“武冈四遗老”之一,和潘应斗、潘应星和方以智齐名。

曾经辅助潘应斗和潘应星编纂康熙的《武冈州志》。

而许国焕所生活的武冈地区,就是残明政权的重要根据地,所以许国焕难免心存复国之志。

许国焕的诗,或直面社会现实,再现明末清初武冈一带人民的反抗、残明和清朝军队的拉锯式的战争情景,以及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痛苦。

或是呼吁和平安宁的生活;或表达对世道人心的看法;或勉励后进;或鞭挞丑恶,同情弱者;或倾诉与朋友的情谊;或抒写乡居之乐;或咏叹中华大地的壮丽山河;或抒发洁身自好、甘为“老农”、遗子孙以清白的心志。

可以说,许国焕的题材广泛,对清初社会、人心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反映。

而其中,最为值得一提的,就是他提及韶山的一首诗。

许国焕虽然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武冈,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看看远处的风光,也是他作为文人墨客最为喜好的事情。

所以,许国焕就曾经来到过韶山。

这首诗名叫做《行渚塘至武帐驿》。

这首诗写到韶山,诗的小序里说:“湘有韶山,俗传韶氏女修炼于此。一日有风

凰衔丹诏来,遂仙去。”

在这一首诗里面,许国焕感叹“仙媛”被召走,希望“仙媛”能够回来,即有英雄出来,也就是“何时凤凰来,丹诏召仙媛”。

仙媛回来,就可以使得“关塞清晏”,把寸尺之土都纳入国家版图——“尺寸并收蓄”,并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出谋划策——“挟策干时彦”。

在这首诗中,充满了许国焕的忧患意识,许国焕的“忧乐”为的是“民生”,他的“奔走”为的是国家,而非“营私便”,更不是为了个人的功名和富贵。

在这首诗的结尾,许国焕用浓郁的抒情笔调,描绘了鹰隼在秋天的“青冥”之上翱翔的雄姿。

许国焕写鹰隼,是为了表达对英雄的呼唤和真诚的期盼。

许国焕根本不会想到,在不到两百年之后,他心中所期盼的“仙媛”真的回到了韶山。

在韶山,降生了他心目中的英雄。

如果许国焕有在天之灵,一定会对此深感欣慰。

因为这个出生在韶山的英雄,改变了中华民族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中国的伟人,更是世界的伟人,这个英雄,就是毛主席。

伟人与韶山

韶山位于湖南省湘潭县,其历史悠久。

相传虞舜南游至此地,遂觉赏心悦目,因此与臣子奏起韶乐,引得凤凰来此。

韶山也因此而得名。

韶山原为—条秀丽的山冲,与韶峰相映成趣。

韶山乃灵秀之地,境内的韶峰,盘龙虎踞,巍巍然已。

深邃的山谷中,韶河荡漾开来,细细涓流徜徉在茂林修竹中。

在这里,“壮丽”和“秀美”两个词很恰当地融合在了一起。

韶峰又名仙女山峰,为南岳七十二峰之一,海拔518.9米,为韶山第一高峰。

登高远眺,韶山美景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韶峰的风景以韶峰八景最为著名,而且这八景都有自己的一段故事或是传说。

有了故事的风景就会让人特别铭记,因为它满满地承载着历史的痕迹。

说起韶山,第一印象就是伟人故里——毛主席的故乡。

在这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诞生了带领中国走向新世界的的伟人——毛主席。

韶山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但是在长期遭受封建统治的日子里,这里的农民也和全国各地的农民一样,遭受着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度过了数不清的艰苦、悲酸的岁月。

特别是到了清朝的末年,这里的农民遭受到了帝国主义和封建王朝的双重剥削,生活可谓是水生火热。

在实在没有法子生活下去的情况下,素来无组织的农民也逐渐有了革命的觉悟和要求,更希望有人出来领导他们走上自由解放的道路。

这时的韶山村,居住着六百多户人家,大多数都姓毛。

除极少数地主富农之外,百分之二十是中农,百分之七十五是贫农。

毛主席的父亲毛顺生原来也是贫农,青年时代负债过多,出外当过兵,后来,他选择回到故乡,在思索之后,毛顺生选择了做点小买卖。

辛劳半生后,他终于攒下了一些家业,购入了些田地。

当毛主席诞生时,父亲毛顺生已成为中农了。

1893年12月26日,毛主席出生在韶山冲。

在毛主席出生之前,家里已经又两个婴儿在襁褓中夭折了,没有长大成人。

所以一家人都十分宝贝这个儿子。

毛主席幼年时期,家里只有五口人,先是祖父、父亲、母亲、自己和弟弟泽民。

后来祖父去世,又添了弟弟泽覃,仍是五口人。

父亲为人精明强干,治家很严,但很有封建大家长的气势。

母亲文氏则是一个温柔善良,非常勤劳的妇女,对孩子无微不至,给予他们关爱和力量。

毛主席一家人住在十多间房子里,当时家里条件已经算不错的了,人口不少,但是一年到头的温饱也不成问题。

毛主席从六七岁起就参加一些农业生产中的辅助性劳动。

从八岁到十三岁,在附近南岸、桥头湾等地私塾读书,每天早上和下午放学回家,还要帮助家里放牛、挑水。

十三岁时,因家中缺乏劳动力,便停了学,从这年到十六岁,完全参加了农业生产劳动。

幼年的毛泽东同志,热爱劳动,砍柴、种菜、犁田、插秧等农家的劳动,他一学就会,而且做得比别人好。

别人的田只踩两遍,他都踩三遍,并且见草就锄,所以他种的田禾苗长得好,收获也多一些。

他放牛、养猪也很内行,常将牛栏猪栏打扫得很干净,并常用箍子将猪牛身上的虫子箍去,在他这样辛勤爱护之下的猪牛,都没有疾病,长得肥壮。

当他十三岁时,他的父亲叫他离开私塾,帮助家里耕田作土,干一个普通农民的活。

他白天忙生产,晚上还要帮父亲记账,一天中很少有可以用来学习的时间。

但对于学习的热忱,毛主席从未停歇过。

纵然很忙,他也会抽出时间来学习。

他是喜欢带着书本外出劳作的,并且趁着空闲也会拿出书来看上几段。

有一次,毛主席在放牛的时候,竟然被书中的故事吸引着,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在做什么。

等到他偶然抬头时,牛已不见了。

他到处寻找,最后发现牛已闯进邻家的菜园,在饱吃肥嫩的蔬菜。

他这才把牛赶回家,并向邻家道了歉,又赔了一点钱。

晚上,他想挤些时间看书,但父亲不高兴,说他看的不是经史,说他不该消耗灯油去看杂书。

他就把自己住室楼上一间藏杂物的小屋子,加以整理,并用被子遮住楼门,使灯光不外漏,他就在这样微弱的灯光下面贪婪地读他所能找到的一些书,每天都要看到深夜。

家里没有书,村子里也少书,急想看书的毛泽东同志,只好东找西借,甚至走到几十里外的亲戚家里去商量借书。

这时候,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诸人写的文章已经在社会上流行,毛主席很喜欢它们,想方设法找来阅读。

一八九四年出版的广东人郑观应写的《盛世危言》一书对他的影响更深。

这本书提出中国的富强之道,在于开矿、筑路、发展工商业,设立议院、实行君民共产,发行报刊、设立图书馆、提高人民文化。

这种中日战争前旧式的进步知识分子改良主义的政治主张,深为少年的毛主席所赞成,他由此更加关心时事,关心国家大事,也更加迫切要求多接触新的书刊、新的知识。

到了十六岁那年,他又读了一些呼吁救亡图存的小册子,这些小册子中间有一本叫作《论中国有被列强瓜分之危险》,历述列强侵略世界弱小民族的事实,指出日本灭亡朝鲜、法国占领安南以后,侵略的锋芒就指向中国本土。

毛主席读了这本小册子之后,心情前所未有的激动,它完全激发了自己的报国热情,也想要参与到救国行动中去。

很久以后,一直到抗战时期,毛主席还会回忆起这本几十年前看到的册子。

甚至连小册子里最开头写的话都记得清清楚楚,足以见这本小册子对少年时期的毛主席影响有多深,在这个少年的心中种下了多么强韧的理想种子。

毛主席就是在韶山这个地方,逐渐立下了报国救民的伟大理想。

1910年,17岁的毛主席外出求学时,写了一首诗留给他的父亲毛顺生,其中有一句“学不成名誓不还”表达了他发奋求学的志向。

父亲毛顺生绝对想不到,毛主席自己也绝对想不到,他这一出门,便开创出一条崭新的中国革命的道路。

1925年冬至1927年春,毛主席先后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在文内,毛主席指出了农民问题的重要性。

在与国民党的合作宣布全面破裂之后,毛主席悟了,他提出了一个对中国革命来说至关重要的思想,那就是要掌握武器,要用武装夺取政权,共产党要有自己的革命根据地,于是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便诞生了。

毛主席开创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开始了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艰辛而曲折的探索;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引导中国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开始了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纪元。

他还开创独立自主的新型中国外交,从根本上确立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大国地位。

毛主席不但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也有力地影响了世界……

毛主席是从韶山走出去的,在革命的道路上,在建设新中国的道路上,毛主席依然一刻也不曾忘记韶山。

1921年春节,毛主席从长沙回到韶山。

他在家中的火塘边和弟弟妹妹们促膝谈心,教导他们要舍小家为大家,舍自己为人民。

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妻儿、弟弟妹妹、侄子等人先后投身革命,谱写出生命的壮歌。

《毛泽东致韶山亲友书信集》里收录了毛主席在1915年至1958年期间写给韶山亲友的95封书信。

这些书信中有 47 封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在《毛泽东致韶山亲友书信集》中,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了他对亲友们浓浓的深情和关怀,也反映了他与人民群众休戚与共、息息相关的密切联系,更彰显了毛主席心怀故乡、情系人民的韶山情怀。

正所谓“故土萦怀,亲情依依”,在阔别韶山的漫长岁月里,毛泽东深深眷恋着这片土地。

1937年11月,他身处延安,思念家乡,曾写信给表兄文运昌:“……我十分眷恋我外家诸兄弟侄子,及一切穷苦同乡……我想和兄及诸表兄弟子侄们常通书信,我得你们片纸只字都是欢喜的。”

毛主席虽然牵挂乡亲,但是却从不给他们开后门。

他公正无私的原则,在《毛泽东致韶山亲友书信集》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毛主席多次拒绝一些亲友想依靠他谋取高薪职位的要求,给表兄文运昌的信中,毛主席说:“私心虽想助兄,事实难于做到。”

在房兄毛宇居的亲戚谭季余提出去延安工作的要求后,毛主席给毛宇居的信中就提到“谭季余以不来为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主席的族姑母毛春秀也曾要求毛主席将她的儿子调入财经部门工作,但是毛主席依旧坚持着自己的原则和底线,秉公无私,并在信中明确解释,提醒到:“调你儿子做财经工作一事,我不能办,要在当地所属机关自己申请,乞谅为荷!”

除了不用自己的权力为亲属安排工作、谋取职位,毛主席也坚决反对别人对自己、对自己的亲友搞特殊待遇。

在给湖南省湘乡县人民政府县长刘亚男的书信里,毛主席就曾说“至于文家(我的舅家)生活困难要求救济一节……不能给以特殊救济,以免引起一般人民的不满”。

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沙地委和湘潭县委经过商议,打算在毛主席的家乡为他修建一处房屋,并特地修建一条通达他家乡的公路,毛主席闻讯后立即写信通知相关部门:“请令他们立即停止,一概不要修建,以免在人民中引起不良影响。”

同时,写信给石城乡党支部、乡支部政府,反复强调:“请你们不要因为文家是我的亲戚,觉得不好放手管理……完全和众人一样,不能有任何特殊。如有落后行为,应接受批评,不应因为他们是我的亲戚就不批评他们的缺点错误。”

正是因为他有这种正确的权力观,才能带头保持中国共产党的纯洁性。

毛主席还会通过亲友们了解当地政府的情况,在给表兄文南松的信中,他关切地问道 :“你说乡里缺粮,政府不发,不知现在怎么样?还是缺粮吗?政府一点办法也没想吗?来信时请详为告我。”

在给远房叔父毛逸民的信中写道 :“你在乡里做工作,很好,可以常常来信,告我以乡中情形。请你替我问候乡里的同志们,希望大家努力和进步。”

毛主席时时刻刻为人民操心、替大众着想之情跃然纸上。

毛主席还曾直接写信给地方政府,了解关注地方民众的生活疾苦和地方政府的执政情况。

在1955年8月5日给韶山乡政府的回信中写道:“给我的信收到。互助合作大有发展,极为高兴。希望你们继续努力!”

毛主席虽然已经离开韶山,但永远心系着这个生他养他的地方。

现在的韶山,依然沐浴在毛主席的灿烂光辉之下。

韶山现在已经是是全国著名的革命纪念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国百姓对毛主席的怀念、思念与缅怀,和无限的敬仰,都被安放在了这个山清水秀的宝地。

毛主席故居、纪念馆、毛泽东广场、毛泽东纪念园……每年都有人慕名而来瞻仰这个诞生了毛主席的宝地。

韶山的毛主席故居,1929年,故居被国民党政府没收,遭到破坏。

1950年政府按照原貌修复了毛主席的故居。

毛主席的全家福,毛主席青少年时期使用过的农具和日常器具,甚至是挑水用过的扁担,犁田用过的锄头,都一一摆放在那里,就仿佛时间不曾流逝一样。

1959年6月,毛主席回乡视察时曾来到这里省视。

故居门前有水塘,夏日有田田的荷叶,四周有山林、水田,一派田园风光。

毛主席是时刻想念着家乡,想念着亲人的,虽然离家数十载,但是韶山的一切都令他怀念。

在毛主席去世之前,他曾经说过希望自己死后能够回到故乡韶山,可见毛主席对韶山的感情之深。

江山代有才人出

毛主席是出生在韶山的伟人。

在中国这幅员辽阔的土地上,还有无数人杰地灵的宝地,诞生了一个又一个像毛主席一样,立志报国,甘于奉献,为中国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青年。

从今往后,在中国大地上,依然会有无数栋梁之材诞生,建设由毛主席等革命先辈们开创的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