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海网 > 生活 > 正文

​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之人不余欺也的之是什么意思)

2024-02-02 09:06 来源:风海网 点击:

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之人不余欺也的之是什么意思)

我们常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当你对某件事情把握不准时,是否有做到考察实践呢?还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呢?

九百多年前的苏轼给出了他的答案,当对某个问题心存疑虑时,应当实践求证,而非尽信书或者道听途说。

01.

苏轼一生仕途不顺,几经贬谪,当年苏轼谪居黄州时,常与儿子苏迈一同读书。一次,苏轼和儿子探讨“石钟山”名字的由来,苏轼翻遍古书,也没能找到一个令他信服的解释。

后来长子苏迈要到德兴县当差,苏轼送他去湖口,得以亲历石钟山,心中多年的疑团终于得以解开,东坡居士挥毫写下了千古美文——《石钟山记》。

他从这次游历当中,得出一个结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告诉我们要敢于质疑,保持问题意识,反对臆断,注重考察,这种精神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

《石钟山记》全文共三段,

围绕

质疑(游因)——解疑(游历)——结论(游感)

展开,结构清晰而又层层递进。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发,夹叙夹议,是为因事说理的千古名篇,

不管是其思想还是其文笔

都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文章开篇直扣主题,提出了郦说和李说,而关于石钟山的这两个说法,作者均持怀疑态度,为下文游历石钟山做了铺垫。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keng)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在那里。”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人们常常怀疑此说法。(人们做了一个实验),把钟磬放在水中,可即使是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

到了唐代李渤才访求石钟山的旧址。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

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