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海网 > 杂谈 > 正文

​父子决裂13年,季羡林死后,季承要求归还遗产,北大为何拒绝?

2023-12-09 11:03 来源:风海网 点击:

父子决裂13年,季羡林死后,季承要求归还遗产,北大为何拒绝?

翻开漫长的历史书卷,上面记录了从古至今人类发展的足迹,而最闪耀的部分,正是散发着金色光芒的思想精神。

这些珍贵的文明精华比刀光剑影、尔虞我诈的战火纷争,更加值得人类珍藏纪念。

每一位劳苦大众都是光辉文明的创造者,但能将其精妙总结记录的人,则必须是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民国的季羡林正是记录东方文明的集大成者,人类思想历史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季羡林

但再伟大的人,都无法脱离自己的社会环境。无论思想在怎样的高处,生活总是要回到脚踏实地的柴米油盐。

显然,季羡林从来没有处理好自己的亲情,和儿子的感情更是充满了复杂的纠葛,甚至十几年断绝联系。

这些故事的源头都来自于一场错误的婚姻,一次他被迫接受的宿命安排。

季羡林和彭歌华

民国初年的中国虽然已经不再是王朝的时代,但几千年的传统思想却依然根深蒂固的驻扎在每个人心中。

季羡林的父母就是旧思想家庭的典型代表,他们为了让孩子有“鲤鱼跃龙门”的前途,6岁就把他送到了条件更好的叔父家中,这也让他对家庭有了天然的疏离。

寄人篱下的生活里,季羡林不得不学着讨大人的欢心。

在学业上,他读书非常用功,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生活里,也处处让着叔父的孩子,但婶母却觉得叔父偏心季羡林,处处给他“脸色”。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了他考取大学才得以结束,可此时本以为能获得自由的季羡林,却被叔父的媒妁之言安排了一桩自己并不满意的婚姻。

季羡林

18岁正是对感情懵懂的年纪,季羡林还没有体验过爱情的滋味,却不得不迎娶彭歌华为妻。

婚礼上敲锣打鼓的热闹气氛,在季羡林看来只觉得喧哗吵闹,心中更是只有无奈的情绪。

为了离开原生家庭,去国外的世界涨涨见识,季羡林果断在北大和清华大学中选择了清华,开始了学习的生涯。

大学教授的内容对天资聪慧的季羡林来说非常简单,几年学习后,季献礼顺利从大学毕业并开始担任国文教员。

这几年的时间里,彭歌华像旧时代的家庭妇女一样,尽职尽责地照顾着季羡林和他叔父一家。

对于婶母的刻薄和季羡林的疏离,彭歌华从未抱怨过。

季羡林

在外人看来,季羡林的家庭是美满和睦的,但在他自己看来,这一切都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他想要摆脱束缚,离开自己不喜欢的“家庭”,寻找真正喜欢的事业和爱人。

皇天不负有心人,此时清华大学一个“中德交换生”的项目,找到了终日郁郁寡欢的季羡林。

这一次他终于可以如愿摆脱家庭的束缚,看看自己无比憧憬的广阔天地。

但现实情况却已经不同往日,此时彭歌华刚刚为季羡林诞下一子,婴儿还在襁褓之中嗷嗷待哺

婶母也不愿意再继续花钱供他读书,想让他继续做国文教员。

季羡林

季羡林不想被家庭继续负累,和叔父商讨多日后,保证2年留学结束就回到家中。

叔父也觉得季羡林出国“镀金”,能给家族争光,同意了季羡林的请求。

可谁都没有想到,这次原本计划2年的离别,竟然持续了11年的时间。

漂洋过海来到德国后的季羡林,如愿开始了自己的求学之路。在陌生的环境中,他感受到了不一样的生活氛围。

在这里没有了叔父对自己事业是否进步的唠叨,没有了婶母尖酸刻薄的嘲讽,也没有妻子和孩子的束缚羁绊。季羡林也第一次遇到了爱情,遇到了真正喜欢的人。

可在他潜心学术之际,国内的家庭正遭遇着天翻地覆的变化。

他离开不久后,国内就爆发了战争。

兵荒马乱的岁月里,他身在异国他乡无法回来,家里人也只能靠着叔父微薄的收入勉强生活。

婶母没有坚持过那段艰难的生活,不幸离开了人世。

叔父续弦后,新的婶母为了抚养季羡林的孩子,和彭歌华一起在街头捡垃圾、摆摊,尝遍了人间疾苦。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了近十年的时间,而因为战乱无法回国的季羡林,对于家庭正遭受的苦难,只能一个人望洋兴叹。

终于,随着日本投降二战彻底落下了帷幕。漂泊多年的季羡林,终于回到了自己热爱的祖国。

十几年的光阴岁月足以改变一个人所有的特点,更不要说一个襁褓中的婴儿。

季羡林

在孩子几个月大时,季羡林就背井离乡外出求学。多年过去,对于季羡林的孩子季承来说,“父亲”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代号而已。

看着从车站走出的陌生男人,季承甚至不知道该如何称呼,在彭歌华的催促下,已经11岁的他才第一次和自己的父亲问好,这种场面让父子二人都觉得尴尬无比。

这次尴尬的重逢,似乎也预示了两人之后的关系。

看似骨肉相连的亲情,实际全靠着母亲彭歌华的努力才堪堪维持。

回国后,季羡林并没有在家中过多停留,可能在他心中和彭歌华组建的家庭从来都不是自己的归宿。

几日后,季羡林从老家济南前往北平,在北京大学担任教授。

季羡林

此后的日子,父子又一次进入了两地分隔的状态。

季承母子和季羡林的婶母在济南相依为命,除了偶尔收到的书信和定期的生活费以外,身为父亲的季羡林好像从没出现在他的生活之中。

从记事起就缺少父爱的季承,对季羡林的感情也十分复杂。他知道父亲取得的巨大成就,以父亲作为自己的骄傲,但又无法和父亲真正敞开心扉亲近。

尤其在对待母亲的态度上,身为丈夫的季羡林从来没有关心过母亲的疾苦,甚至刻意对母亲冷落。

随着年龄长大,回想过往的辛酸岁月,季承对季羡林更加滋生出了诸多不满。

季承

从嫁到季家以来,彭歌华一直操持着全家事务。即便丈夫在国外杳无音讯,家中家徒四壁的时候,她都从未想过放弃这段婚姻。

可能是嫁夫随夫的旧思想桎梏,可能是彭歌华对挽回两人感情依然心存希望。总之,无论是怎样的委屈和苦难,她都选择了默默承担。

在父子二人微妙的关系下,彭歌华从来没有向儿子诉说过心中的“苦水”。相反,她一直劝慰季承主动和父亲亲近,修复两人的裂痕。

逐渐长大的季承顺利考取到了北平的大学,这次他也有机会和父亲走动更加频繁一些。

多年习惯独居的季羡林,却好像对此并没有想象的欣喜。

季羡林

在德国生活的岁月里,他曾和自己的初恋度过了甜蜜的岁月,中国的家庭在他心中像是生活的负累。

季承来到北平后,季羡林虽然也热情接待,但只要他提起将彭歌华接到北平住的请求时,季羡林都会果断拒绝。

几次讨论后,季羡林甚至直接说出“我和你妈没有感情”。

这句话深深地刺伤了季承的心。

新中国刚刚成立,此时还是百废待兴的时期,彭歌华在济南的生活非常拮据。三年自然灾害降临到华夏大地之后,彭歌华更是连生存都变得艰难。

季承看到母亲的生活状况,又一次和季羡林提出接回母亲的请求。季羡林沉默不语,既不同意也没有拒绝。

季羡林

看着父亲犹豫不决的态度,季承果断将彭歌华从济南接到了北平。可刚到北京的第一天,家里的气氛就并不和谐。

季羡林坚决不允许彭歌华和自己住在一个房间,可不大屋子里又没办法再开辟出新的房间。无奈之下,彭歌华找来一张简易的单人床睡在了客厅。

从这时开始,原本关系就比较疏远的季家父子,这次在心中更多了一层隔膜。

好在彭歌华从未埋怨过季羡林,来到北平的家中后,辛勤地为这个家庭操劳。

每天彭歌华都会为家人做好一桌的饭菜,季羡林一家也第一次有了团圆的温暖。

在外人眼中,他们的一家是充满温馨幸福的家庭,但实际情况只有他们自己才最清楚。

季羡林

名义上已经是多年夫妻的季羡林和彭歌华,这些年其实并没有真正住在一起多久。

如今突然同处一个屋檐之下,生活习惯差异的问题也随着暴露出来。

一直在外漂泊的季羡林对猫有一种特殊的执念,这种孤独且灵动的生命像极了他自己的内心。

季羡林在家中也开始养猫,最多的时候书房里有8只上蹿下跳的小生命。因为白天季羡林要工作,所以饲养猫的工作也落到了彭歌华的身上。

彭歌华对动物没有什么感情,但对季羡林的心爱之物还是尽心尽责的照顾。每天屋子中漂浮的猫毛,食盆里所需的猫粮都是她亲力亲为去收拾处理。

那时候生活条件艰难,季羡林给彭歌华的生活费仅能维持家庭开销。彭歌华为了给猫多买几条鱼,甚至不得不去找儿子季承接济。

季承

都说家和万事兴,但背后一定是有人在负重前行。

彭歌华的付出和牺牲像是理所应当一般,而季羡林对她也只有感激之情,从无夫妻之爱。

短暂的团圆时光里,虽然也有不少磕磕绊绊,但总体上一家人的关系正在渐渐缓和。

可就在此时,国内局势发生变化,特殊历史时期的到来让季羡林面临着舆论的多方压力。

为了自己的工作不受牵连,季承和父亲不得不断绝了联络。

刚刚回暖的父子关系,被命运的丝线又一次拉回了原点。

经过了这些年的聚散离合,季承和季羡林都不再有重新弥合关系的想法。

即便在彭歌华的联系下,两人也只会在偶尔的家庭聚会中相见。

季羡林

生活不断向前,摇晃的船桅终究抵御不了巨大的风浪。

终于,季羡林家中接二连三发生的变故,彻底击碎了两人脆弱的父子关系。

在季羡林身居国外的十几年里,抚养季承长大的人除了彭歌华,还有季羡林的新婶母。长大之后,季承也无比感恩她的恩情,将她称为“老祖”。

早年间颠沛流离的生活,让老祖的身体留下了许多病根。随着年龄的增长,终于再也抵御不了疾病的打击,不幸离开了人世。

老祖的葬礼上,季承悲痛万分,但季羡林并没有到场。

可能在季羡林心中叔父、婶母这些人从来都不是自己真正的家人。

这种家庭的割裂感,让季承对季羡林又增添了许多不满,父子关系彻底降到了“冰点”。

季羡林

1995年,苦苦维持两人联系的彭歌华也因病住进了医院。

母亲生病住院像是“导火索”一般,终于点燃了父子间的火药桶。

据外人的传闻和季承的回忆来看,两人因为母亲住院的诊疗费争执不休。真正的内情可能只有当事人才知道,总之,这次争吵之后13年的时间里,彻底断绝了联系。

此时的季羡林已经是国内大名鼎鼎的学者,无论是哲学、佛学、社会学都有极高的成就。

在北京大学的校园里,季羡林依然过着平静恬淡的生活。历经了诸多风雨,这次亲情的疏离只是让他内心难过,但并未表现太多。

季羡林

之后的日子里,季承在节假日之时偶尔会去季羡林居住的朗润园,通过他的助手给父亲带一些礼物,但两人从不见面。

后来季承回忆起那一段岁月,他说自己和父亲的关系没有外界所说的冷漠,只是有人“从中作梗”。可具体是谁阻止父子相见,季承从未透露消息。

与季承的描述截然相反的,是季羡林给吴新英的亲笔信,“季承来别有用心……反正,我坚决不见他,我见不见谁的权利,总还是有的吧。”

清官难断家务事,究竟是季承想要季羡林的财产,营造和谐的父子关系;还是真的有人贪图季羡林生前的成就阻止二人见面,外人无从得知。

可两人拒绝见面的十三年间,确实是北大给了季老一个温暖的港湾。

季羡林

从2002年开始,风烛残年之际的季羡林住进了301医院。住院治疗期间,季承也从未前来探望照顾。

生命终有尽头之日,2008年开始季羡林的身体状况逐渐开始恶化,季承也终于放下了心中的芥蒂,来到了父亲的身边。

看到曾经博学睿智的父亲,如今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已是花甲之年的季承,跪在病床前泪流满面。

是是非非不过是生前的争执,再多的仇怨终究会被时间冲淡。季承将父亲从医院接回了家中,陪伴季羡林度过了人生最后的时光。

在季承的家中,季羡林见到了自己的孙子,油尽灯枯的几个月里,季老终于体会到了三世同堂的家庭温馨。

2009年,一代国学大师季羡林缓缓闭上了双眼,在98岁的高寿离开了人间。

季羡林和金庸

季羡林和季承父子间的恩恩怨怨,也在此刻画上了句号。但季老身后的是是非非才刚刚开始。

在季承看来,子承父业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季羡林生前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积攒了大量书画、古籍,这些都是珍贵的无价之宝。

因为此前季羡林一直居住在北大,自己和父亲也心存隔阂,这些物品都交由北大保管。

如今,父子已经冰释前嫌,这些文物也理应归还给自己。可在北大的讲述中,季羡林生前已经立下遗嘱将这些全部交给北大。

双方对于遗产问题争执不休,期间季羡林的学生钱钟书、助手李玉洁也对季承的“不孝”颇有微词。

季承

总之,季老遗产的纠纷几次开庭、几次上诉,一直没有定论。

无论哪一方,都有自己的道理。

但说到底,这些纠纷的源头依然是季羡林父子间不和睦的家庭关系。

人一生能取得多大的成就,在于努力、在于天赋、在于命运,但家庭的幸福始终是任何一个人最珍贵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