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海网 > 杂谈 > 正文

​胡富国离晋赴京,数万人车站相送,胡含泪:我最后死还要回到山西

2024-12-14 20:34 来源:风海网 点击:

胡富国离晋赴京,数万人车站相送,胡含泪:我最后死还要回到山西

胡富国的三个基础建设和四大战略重点

1992年7月,胡富国从北京调回山西,先后担任山西省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省长、省委书记等职。

胡富国回到山西后,第一件事就是到山西的各地进行调查,他广泛接触干部群众,深入实地调查研究,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就是想把山西的问题找到,然后将这些问题一一解决。

胡富国去了当时山西最贫困的吕梁地区,在吕梁山和汾河湾走了十几天,每到一处,他都找最穷苦的百姓聊天,了解他们的生活。

他了解到当时吕梁山区的很多村子,人均年收入还不到200元,很多人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为此他常常彻夜难眠。胡富国深知国以民为本,民不富则国不兴的道理,不久后,他提出了一项特殊的政策:在吕梁山区试行拍卖荒山、荒沟、荒坡。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这个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胡富国每到一处考察,都会真诚地了解老百姓的需求。他在侯马农贸市场考察时,看到了一个年轻的姑娘在给别人钉鞋,就过去询问:你到侯马多久了,有没有人欺负你?小姑娘得知他的身份,告诉他没人欺负自己,自己每年能给家里寄2000元。胡富国喜笑颜开,夸这个小姑娘很能干,还主动要求和她合影。

胡富国常说:“我是人民的儿子,我要敬民如父母”,他的心始终和最广大的老百姓贴在一起。为了能够听到他们最真实的声音,知道他们的诉求,胡富国还常常微服私访。

有一次,胡富国去山西省肿瘤医院看望一位老同志,在医院看到一个老农民的病床就摆在走廊里,他立刻走过去询问这位老农民的情况。

他很快得知这位老农民之前当过兵,还立过功,如今却因为没钱得不到好的医疗条件。胡富国眉头一皱,立刻找到了医院的院长,希望他们能把这位老农民搬到病房里。

胡富国在回去的路上一直在想这件事:农民们看不起病,省里的医疗资源也紧张,该怎么办呢?他想了几天,提出了要从国外引入先进设备,在全省搞巡回流动医院的设想。

在短短的一年里,胡富国跑遍了大半个山西,所到之处留下了一个个他关心人民群众的故事。他在掌握了第一手的情况后,认为山西所有的问题都在一个“穷”字上,为了挖掉山西的穷根,他制定了狠抓三个基础建设和四大战略重点的发展政策,由此在山西引起了一段轰轰烈烈、可歌可泣、规模空前的建设浪潮。

堂堂省委书记给处长拎包,胡富国:人穷就不能端架子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交通是实业之母”。为了振兴山西的经济,胡富国拍板了太旧高速公路这个重大的工程。

太旧高速公路西起太原,东到山西和河北的交界处旧关,全长144公里。在过去,由于这里道路条件差,来往车辆多,这里常常会发生塞车,最长的塞车记录是七天七夜。

而这条路又是山西的东大门,是山西省人走出山西,走向北京,走向全国和全世界的重要通道。可以说,胡富国提出修太旧路,眼光是正确的,魄力是巨大的。

但当时也有很多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们的看法主要有两条:

第一,修建太旧路,估算下来要耗时5年,投资大约要在30.14亿人民币。而当时根本就拿不出这些钱来,当时山西的财政收入只有76亿,全省119个县中有67个县政府无法正常支付工资。

第二,建设太旧路,要穿过太行山绵延的山脉,太旧路总长144公里,其中有122公里都在地形复杂的崇山峻岭中。当时别说山西,就连全国全世界都很少有一条这样的山区高速公路。

胡富国认为,困难虽然是巨大的,但也是可以克服的。

没有钱,他就发动山西的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募捐,他首先带头募捐了自己半年的工资——5000元,省委的其他干部也纷纷解囊,热心的山西群众也尽力贡献,很快,大家就筹集到了两个多亿的善款。

技术上有难度,胡富国就广泛发动山西的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他在动员大会上说:“我们的党员要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我们的各级团组织要把团员和青年们发动起来,妇联发动妇女,工会发动工人,人武部发动民兵。一句话,上上下下都要发动起来,争取为山西的建设做贡献!”

3000万山西人的热情空前高涨,积极投入到农田水利、义务修路和重点工程中,全省都出现了热气腾腾的建设场面,在全国范围内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胡富国曾把这种场面比作当年全国人民支援抗日前线。

1996年,太旧路正式建成通车了,这条国家批准建设工期五年,投资概算30.14亿的高速公路,最后仅用了两年零九个月的时间,实际投资为28.65亿。而根据估算,这条路每年可以为山西创造约50亿的经济效益。

胡富国后来总结说:“同志们,我还是说句老实话,还是毛主席他老人家教导的: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相信党。只要把群众的干劲调动起来,天不怕,地不怕,神不怕,鬼不怕,任何困难都不怕。太旧路就是证明。”

对山西人来说,太旧路不只是一条简单的山区高速公路,它也是一条“志气路”,更是代表着一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屈不挠,无私奉献”的太旧精神。

太旧路修好后,胡富国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他又开始投入到了引黄河水入晋的工程中。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阳城电厂这个项目也是胡富国力争过来的。当年中央计划修建一个燃煤发电厂,原定的地址是江苏。胡富国知道后建议:“与其把山西的煤运到江苏去发电,不如就在山西就地发电,这样可以节约很多的成本。”

不久后,国家计委派一位处长到阳城实地考察情况,胡富国亲自前去迎接,见面后甚至帮这位处长拎起了他的包。在一般人看来,堂堂一省书记给一个处长拎包太不合适了,但胡富国却说:“如果人穷还端着架子,想着天上掉馅饼,那不就饿死了吗?”

后来,阳城电厂建成了,该项目是中国第一个直接跨省输电的大项目,也是山西乃至全国能源战略转移的一个重要事件,它让山西在由“输煤”到“输电”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胡富国: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胡富国重视教育,他常常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治穷先治愚,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要办好教育。”

山西是全国的重化工基地,可以说有很多天然的优势,但是为什么比很多省份都要落后穷困呢?其中关键的一个原因就是山西缺少人才,而人才少则是因为山西的教育没有跟上。全国有那么多的重点大学,山西的好学校却屈指可数。

胡富国认为,必须要把教育摆在全省工作的战略位置上,以极大的决心干好这项事业。

他对山西的干部说:“我是农民的儿子,当年家人也是勒紧了裤腰带供我上的学。我在东北读了四年的大学,从没有在火车上吃过一顿饭,饿了就用开水泡自己带的炒拌面充饥。但家人硬是把我供出来了。

我想打一个比方:今天我们的各级干部抓教育,就应该像农民勒紧裤腰带供自己的孩子上大学一样,要有决心,能吃苦,能坚持。这样我们才能把山西的教育工作抓好。”

为了了解山西教育的情况,胡富国每年都会专门抽出一段时间去山西的各所大学。身为一省的省委书记,胡富国致力于为山西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有一次他听说山西医学院有一位留学回国的副教授因为人才指标的原因,被迫和自己的妻子两地分居,立即特批增加一个名额。有一次他听说山西农业大学看不了电视,立即指示随行的同志赶快解决……

这一件件小事的背后,是胡富国心系教育,爱洒校园,为山西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的一片苦心。

胡富国在任期间,曾提出振兴教育、改善教师待遇的八条措施,曾推出山西教育改革发展的十大重点工程……这些工作为山西的人才培养注入了活力,也给山西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持续的动力。

当果实丰收,桃李满天下的时候,山西的父老乡亲绝不会忘了这位倾注了自己一腔热血、激情、经历抓教育的好省委书记。

数万人广场送别,胡富国:我最后死还要回到山西

胡富国曾说:当官有很多方式,看风使舵,明哲保身,按部就班地过日子是一种,但我来山西不是当太平官的,我必须为山西的父老乡亲多办实事。他手写了一句话,把它挂在自己办公室里,这句话是:当官避事平生耻。

这就是胡富国的为官之道。

1999年6月,胡富国结束了自己省委书记的任期,被中央调到国务院扶贫领导小组担任副组长。

卸任省委书记,离开自己心爱的故土,胡富国心头有万般的不舍,在去往太原火车站的路上,胡富国眼睛红肿,眼眶含泪。他打开自己的车窗,不停地对车窗外送别他的父老乡亲说着再见和谢谢。

当他到达火车站时,广场里已经聚集了数万名前来送行的群众,大家高喊着让胡富国再对大家讲几句。

胡富国被扶上一辆吉普车,用扩音喇叭喊道:“同志们,我工作这么多年,父老乡亲对我的关心,对我的支持,我一辈子也忘不了。遗憾的是,我为老百姓办的事情还不够多,山西还没有脱离困难走出困难,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我个人负责,我要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将功补过。同志们,祝你们全家幸福,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大家……同志们啊,我最后死还要回到山西……”

正如胡富国的老乡,忻州武警支队的郝蓝星在信中所写的那样:

真有您的老乡!

心中装着老百姓的人

百姓心中会把他高高铸成一座不朽而无形的丰碑!

离开山西几年后,胡富国和他的夫人常根秀来到平遥古城游览。

胡富国害怕被人认出,扰乱大家的出游,所以特地戴了副墨镜。但他们走到城墙下时,几个三轮车司机还是凑了过来问:“你是不是胡富国书记?”胡富国便摘掉墨镜和他们攀谈了起来。

没过多久,周围的百姓哗地全围了过来。他们全是胡富国的粉丝,围着胡书记说个不停,把一条街堵得满满的,还有人兴奋地鼓掌,高喊:“胡富国书记,常回家看看!”

听说胡富国要上城墙看看,三轮车司机们就立刻把自己的三轮车抬上了城墙,争着让胡富国和常根秀坐他们的车,在城墙上转一圈。收费口为胡富国敞开了大门,几百名群众跟着胡富国上了城墙,簇拥着他……

胡富国后来回忆说:“我们的人民多好,多知足啊!你为他们办点实事、好事,他们就永远念着你。我们的每一个干部,都应该时时刻刻想着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我是人们的儿子,只有踏踏实实地做人民的公仆,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本文参考资料:

《那些人那些事——一位资深记者的高层访谈》 王灵书

《前省委书记胡富国:此生最负是夫人》 荒原

《光荣与梦想——中国民营经济高端对话集》 任一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