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海网 > 社会 > 正文

​昔日神童 16 岁读博士,12 年后现状引热议:“现在卡里只剩几千块”

2023-09-27 14:01 来源:风海网 点击:

昔日神童 16 岁读博士,12 年后现状引热议:“现在卡里只剩几千块”

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 3632 天

精读君通识词典已上线 2048 个词条,欢迎查询使用

1

王国维曾说:" 天才者,或数十年而一出,或数百年而一出。"

正因为 " 天才 " 的稀缺性,我们才更加关注。

张炘炀,就是其中之一。

这个 10 岁上本科,16 岁读博的 " 超级神童 " 曾一度活跃在媒体的报道里。

但多年过后,本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他,如今却因为 "8 年读完博士,目前无固定工作,卡里只剩几千元 " 再次被人们所热议。

而这一切,又要从他的一开始说起。

1995 年,张炘炀在辽宁省盘山县出生。

成长过程中,他表现出来的天赋让父母很欣慰。

2 岁半的时候,他三个月的时间就学会了一千多个汉字;3 岁时,就可以自己读报纸。

他的父亲出身寒门,靠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但因为拿不出学费,便放弃了继续深造的机会。

张炘炀是 36 岁的父亲迎来的第一个孩子,对他非常重视,自然将自己的遗憾和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看到儿子如此聪慧,便更加全心全力教育张炘炀。

张炘炀 5 岁时,就被父亲托朋友送进小学读书。

张炘炀一入学就跳到了二年级,期间跳级迅速,不到一年,就转升六年级。

短短两年,张炘炀就完成了小学的学业,这更让父亲下定决心,帮孩子尽快完成学业。

他期盼儿子可以延续他的梦想,就读名校,成名师。

2

为了给儿子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父母几乎不看电视,甚至从不招待客人。

有一次,他的母亲在家看电视,怕打扰儿子,调了静音。

父亲下班回家看到打开的电视,立马向前将电视关掉,对妻子说:

" 只要孩子在家,就不能看电视,无声的也不可以。"

就这样,在父母的全力支持下,张炘炀的求学之路,一路通畅无阻。

7 岁读初中,两年后转到高中读高三。

2005 年,10 岁的他便参加高考,也因为是年龄最小的考生,便受到了广大媒体的关注。

高考结束,记者早早等在考场门口,采访张炘炀考得怎么样?

张炘炀自信地说:" 考得不好,但是去个二本学校没有问题!"

最终,张炘炀以 500 多分的成绩被天津一所高校录取。

期间,有人担心张炘炀年龄太小不能适应大学生活,便劝他的父亲,让他多复习两年再考个更好的学校。

但父亲坚持让他读大学,他也成为年龄最小的大学生,张炘炀的父母也被其他父母所夸赞,不少人去他们那取经。

一切似乎都朝着父母为儿子规划的人生道路前进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隐患也渐渐浮现。

3

本科就读期间,父亲和他住一个宿舍,照顾他的饮食起居,他就只需要做一件事——学习。

学校本来计划让他大四毕业后去德国留学,那边在神童培养方面更有经验。

但张炘炀父母拒绝了,让他大三去考研,到北京发展。

最后他被北京工大录取,又成了年纪最小的硕士生。

随着张炘炀考入硕士,进入青春期,父母的包办引发了他的不满,在一次冲突后,父亲回了老家,张炘炀开始了独立求学生涯。

3 年后张炘炀考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博士,那时他还曾经因为逼父母在北京买房而火上热搜。

一方面,他通过观察房地产市场,计算北京房价,并在房价最低的时候,强烈要求当时买得起房的父母买北京的房子。

另一方面,他觉得父母是强加梦想于自己,既然是你们要我留在北京,那你们就要在北京给我买房。

他对父母说:

" 你们要为我的人生负责,给我在北京买房,要不然我就不参加毕业答辩,不读博士。"

但他的父亲认为当时北京房价正在下跌,花钱买房并不合适,不相信他,便偷偷在北京租房子,哄骗张炘炀是买的。

但如今事实证明,如果那时父母真的在北京买房,现在房价至少翻了 5 倍,一家人都能留在北京。

张炘炀的读博之路没有以往来得那么顺利,他花了整整八年的时间,才取得博士学位。

博士毕业后,张炘炀曾担任外聘讲师。

但面对巨大的身份落差,难免心有不适,就此选择辞职。

张炘炀说,现在他的银行卡只剩几千块了,可他不愿意给人打工,这样不用看人脸色。

如今他对自己的生活状态很满意,偶尔接点项目,父母也会两三个月给他打一万块,但他也拿的心安理得,因为他觉得父母 " 欠 " 他一套北京价值千万的房子。

4

只是多年过后,张炘炀大学期间的老师张跃辉说起他也是深深地惋惜。

他认为,父母的过度干涉让张炘炀一直无法成长,表面上反抗父母实际上却一直有所依赖。

" 虽说他的父亲是公务员,母亲是小学老师,但是他们并不懂如何做科研,却一直乱出主意。"

张炘炀的多次不一样的机会,都被父母放弃了。

他本可以多复习两年,考入更好的学校;

他本可以去国外留学深造;

他也本可以让家庭在房价冰点的时候购入北京房产,坐等升值……

但他的父母却一一否决了他。

网友的一句话,非常精准地概括了他的成长过程:

" 我的父母,相信我是天才神童,却又认为我只是个孩子,一切要听他们的安排,却不知道,他们亲手毁掉了一个天才。"

他的父母,既相信他是个天才,又不完全相信。

如今他的生活成为他人眼里的 " 摆烂 " 和 " 躺平 ",不免让人再次想起 " 伤仲永 "。

想起心理学中关于逃避责任的心理防御机制。

每个人生下来就有自由的需要,自由意味着有选择,选择的背后是承担选择所带来的相应责任。

而当一个人被剥夺了自由,常见的临床表现就是放弃责任:

" 这也不让我做,那也不让我做,那好啊,我什么都不做了,我连选择的自由都没了,为什么还要对人生负责?"

这背后,是很深的无力感。

↓免费试读《精读君通识词典》前 30 个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