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海网 > 生活 > 正文

​我对文化自信的理解

2024-11-18 07:24 来源:风海网 点击:199

我对文化自信的理解

任何先进的文化终将战胜落后的文化。不论它源自哪里,先进的文化都是人类文明的结晶,都会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马克思主义来自西方,但她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文化的力量远比强力的军事更有力量。先进文化只有在传统和现代中淬炼融合,才能变为指导实践活动的真理。我以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一切转型和变化,都是本民族的和世界的文明相结合的结果。

中华文化,有两个特点,一是博大精深,哲理性强。从儒释道至兵文医农之学无不精到,而且与西方辨证思维异曲同工,自成体系,老庄之学,玄妙质朴,天人合一;孔孟之道,正人正己,治国齐家,讲究和谐;而中国文学,博泓庞大,包罗万象,可与古希腊、巴比伦文化相提并论。第二个特点是包容含蓄,化弊为利,取尔之长,补己之短,青出于蓝胜于蓝。春秋时期,诸子百家,包容并蓄,百花齐放,各国相互交流,享誉青史。近代以来,中国先进分子,纷纷留洋,师夷之技,救亡救国。数学几何,电和电磁,飞机火车等现代科技,几乎都是借鉴引自西方,为我所用,发扬光大的。封建末期,中国人民灾难深重,是以陈独秀,李大钊和毛主席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理论引入黑暗的中国,把革命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彻底改造了社会。改革开放,引进世界贸易之法,科技之光,使中国走向强盛。黑格尔,马克思,爱因斯坦,居里夫人,普希金,托尔泰,莎士比亚被引入,也都对中国文化进步产生过无比重大的作用。

可见,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每一次大的进步,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传承和世界文明启蒙融合的结果。任何民族不接受先进文化,其发展必然是缓慢的,甚至会被湮灭的。一个闭关锁国,固步自封的文化注定是落后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制定了一系列更加开放的政策,提出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必然会带动中国走向更加繁荣的时代。

文化自信基于制度自信,同时也会带有强烈的时代特征。我们中国虽然通过改革开放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但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以来,帝国主义也转而实行保守壁垒,并实行封堵压制和扼杀中国发展的策略。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增强文化的自信和定力?是不是不要再开放?我认为,首先,我们在压力面前,必须保持和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发扬伟大的民族精神,鼓舞人民增信,增智,增力。这个民族文化之根必须牢牢扎在中华大地的沃土之上,我们民族文化之魂要凝聚升华,去粗取精,去除糟粕,使之成为世界上最优秀最先进的精神文明财富。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世界上有许多灿烂的文化精神和思想产品依然可为我所用。所以,现在我们不能一概排外,夜郎自大。不能一提到国外的东西就统统排斥。既要拿来主义,又要消毒杀菌。拿来的一定要是精品正品,而不是糟粕废品。对西方消极,散漫,堕落,极端利己主义,自由主义的价值观坚决不能学,不能用。中华民族具有汲取一切先进文化,向优而择,从善如流的伟大智慧,也必须有民族自信这个灵魂相鼎助力。只有如此,才能使我们中华民族一步步走向强大和繁荣,与世界所有民族凝聚团结在一起,共同推动全人类的进步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