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生活 > 正文

​留守儿童心理存在的问题(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2023-03-13 17:40 来源:风海网 点击:

留守儿童心理存在的问题(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每年,都有无数的农村人口进城打工。他们脑子里揣着改变生活的梦想,却也把自己的孩子——留守儿童放在了老家。

但留守儿童的问题,也不能都怪罪这些父母。首先,对于个体来说,解决温饱、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是第一要务,很多父母由于不了解心理,也就不知道留守儿童会产生怎样的心理问题。其次,即便父母有心让孩子陪在自己身边,但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中,只允许有工棚,不允许有贫民窟,前者只能住劳力,后者则可以住家庭,这就让孩子随父母进城变得极为困难(当然,外国的贫民窟也有其它的问题,这里就不细说了)。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从根源上说是孩子和父母这种亲密关系被隔离而造成的,而解释这种情况最适宜的则是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最早出现在英国,由精神分析师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提出。他对于亲子关系的兴趣,起源于1944年他对44名少年小偷的研究。他试图用理论去解释婴儿(儿童)与父母分离以后所体验到的心理状态。他在对于“母亲剥夺”的研究中指出:在儿童生活的最初几年里,如果经常变换主要养育者,或者长期在公共机构里生活,这样的儿童容易在人格发展上出现问题。

鲍尔比认为,婴儿(儿童)对于父母的依恋源自于哺乳动物的本能。哺乳动物和人类的孩子,在出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自己获取食物以及保护自身,所以他们必须确保身边有“年长而聪明”的成年个体提供照顾和保护,才能保证自己的生存。

依恋理论最主要是为了回答这样一些根本性的问题:

我所依恋的对象在附近吗?

他接受我吗?

他关注我吗?

如果儿童察觉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为“是”,那么他就会感觉到被爱、安全和自信,并且在这种心理感受的基础上,去积极探索周围环境、与他人玩耍或建立人际关系。

如果儿童察觉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为“否”,那么他就会感觉到焦虑,并且表现出各种依恋行为:寻找自己的依恋对象,或者用喊叫等方式寻求关注,直到孩子重新与依恋对象有所亲近,或是由于无法找到依恋对象,孩子最终精疲力竭,并体验到失望和抑郁。

在留守儿童的情况中,由于儿童和父母长期分离,所以即便孩子努力寻找,也不可能和他的依恋对象在一起。儿童不得不把自己对于依恋的渴望压抑进潜意识里面,而这会造成两种可能:第一种是个体在平时不表现出依恋的需求,但在出现可以依恋的对象时,内心压抑的渴望就迅速爆发,想要获得更多的关注和爱作为补偿;第二种是个体把对于依恋的渴望彻底隔离,也就是不让自己产生有依恋别人的需求,以免再次失望,不过,他们有可能把这种依恋的需求通过转移的方式投射到其它的物体上面,例如宠物、游戏等。

涉及到儿童的自我认知方面,如果儿童在早期能够获得依恋对象足够的爱和关注,那么他也会认为自己是值得被爱的、值得信赖的。而儿童的依恋需求如果没有得到满足,他则会觉得是自己不好,不受父母欢迎,并且很有可能不受任何人喜爱。

鲍尔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婴儿(儿童)及其照看者之间的关系,但他相信“从摇篮到坟墓”的所有人生阶段都会受到依恋的影响。但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心理学家们才开始认真研究依恋过程在成人阶段的表现。1987年,Hazan和Shaver对成人恋爱关系的研究认为,成人伴侣之间所出现的情感纽带和婴儿与照看者之间发生的情感纽带,都属于同样的心理机制——依恋行为系统。

Hazan和Shaver指出,婴儿-照看者和成人恋爱伴侣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都会在另一方在身边和能够响应自己时,感到安全。

都有亲密、私人性质的身体接触。

当不能亲近另一方时都感到不安全。

都与另一方分享自己的发现。

都会抚弄另一方的面部,并都显示出相互间的迷恋和专注。

都会进行“身体交淡”。

金·巴塞洛缪把成人的依恋模式分成四种:安全型、多虑型、超脱型与恐惧型。安全型的人对亲密关系和相互依赖感觉很自在,他们乐观外向,并且愿意参加社交活动;多虑型的人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时刻都会保持高度的警惕,他们很希望跟别人建立亲密关系,但是也很敏感,一旦自己的亲密对象与其他人有紧密联系,他们就会心生嫉妒;超脱型的人喜欢依赖自己,对亲密关系没有多大的兴趣,往往表现得冷漠而独立;而恐惧型的人则总是担心遭人拒绝,不能相信别人,同时他们也不信任自己,多疑而害羞。

“早期的亲子关系定出了行为模式,塑造出一切日后的行为。”这是麦肯侬(Mack-innon,1950)有关童年经验对人格影响的一个总结。

安全型的成人依恋,背后是早年良好的亲子关系打下的基础。多虑型和超脱型的成人依恋,更像是前文描述的,儿童在找不到依恋对象的情况下,把依恋的渴望压抑进潜意识的两种后果。恐惧型的成人依恋,则主要是由于早年儿童的依恋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产生自卑心理导致的。

后三种成人依恋模式,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在人际交往中缺乏安全感。溯其根源,是儿童时期,他们渴望依恋的时候,父母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回应。十几年后,也许他们对于儿童时期的孤独已经记不起太多的细节,但那种被忽视被拒绝的负面情绪,则会深深印刻在潜意识中。他们渴望与人发展关系,却又担心这些人和早年的父母一样,不给他们回应,带给他们消极的情绪。所以在建立人际关系乃至恋爱关系的时候,他们就会不断体验到困惑、纠结、焦虑的感受。

有位青年给我写信的时候,是这样评价自己的心理状态的:“我曾经就是地地道道的留守儿童。我印象最深的事情就是小时候每天晚上,我都坐在村口的大石头上,渴望能看到父母归来,可是每一次都失望。现在长大了,但我对于父母一点都没有感觉,和其他人也是一样,无法接受爱也无法传递爱。在我看来,穷一点并不可怕,但若是没有一个健康的心态,人是不会幸福的。”

留守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缺乏心理营养的情况,长大会出现一些性格偏差,小时候缺少的长大后一般会一直寻求。

可能会缺失的一些方面:归属感、和他人连接、爱和被爱、安全感、自我价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