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协“十大”经验交流甘肃省科协:紧抓“科创中国”机遇 谱写科协系统创新驱动新篇章
编者按:
在喜迎建党百年、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际,为总结宣传5年来全国学会和地方科协的改革创新实践,“科协改革进行时”微信公众号开辟科协“十大”经验交流专栏,遴选并陆续推送一批时代特色鲜明、改革成效显著、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大会交流材料,供交流借鉴、相互启迪,以期促进科协事业发展立足新起点、再上新台阶。
甘肃省科协2020年紧随中国科协“科创中国”建设,利用中国科协人才、技术、组织等方面资源,以开展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示范项目为契机,充分发挥全国学会、省级学会服务对于甘肃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以甘肃优势产业、优势资源为依托,突出区域产业特色,以点带面,强化龙头作用,辐射周边区域,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一、建立三级模式,立足四大板块
2020 年中国科协“创新驱动项目”(甘肃),由甘肃省科协作为牵头单位,覆盖甘肃省天水市、金昌市、庆阳市、定西市 4 个地级市,内容涉及专业技术服务板块、高端装备制造板块、能源化工和乡村振兴板块,服务企业 60 多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采用“市州科协 + 省级学会 + 企业”的模式,由省科协总揽全局,及时跟进督查,市州科协确定任务目标,与相关学会和企业联系,自行确定时间节点和内容,发挥了地方科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参与单位各司其职,立足四大板块七项内容,定期开展活动。
(一)乡村振兴板块
一是依托全省各级农村专业技术联合会,由中国营养学会、甘肃省营养学会、甘肃省农科院、甘肃省农村专业技术联合会、定西市科协共同组建“科技专家团队”,创新科技工作机制。二是开展基层扶贫车间建设, 创新“协会 + 公司”发展模式,在脱贫攻坚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三是开展农特产品品牌示范基地建设;以农村实用技术需求为标准,围绕区域农业发展情况开展研发与技术推广应用,同时结合全省农技协品牌发展状况和组织建设中遇到的问题,组织全国、省级学会专家开展研讨和技术培训。
(二)能源化工板块
一是围绕庆阳能源化工产业发展需求,由甘肃省科协、陇东学院、庆阳市科协,成立能源化工产业联盟,为企业进行技术服务和产业发展指导;二是成立能源化工安全联合体样板间,组织能源化工专家深入生产一线,开展宣讲培训、学术交流和研讨等活动,进行人才培养及储备等服务,实现产业发展的精准对接服务,提升集成服务效能。
(三)专业技术服务板块
围绕电工电气行业技术难点大电流校准技术研究及风险监测应用推广,由中国电工技术协会、甘肃省科协、甘肃省电工技术学会、甘肃省电器科学研究院、机械工业第 29 计量测试中心站、天水市科协联合开展大电流校准方法联合技术攻关,提高电工电气企业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能力;设立风险监测站,定期开展质量安全形势分析并形成《产品质量安全形势分析报告》;举办研讨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推进电工电气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
(四)高端装备制造板块
依托金川镍钴研究设计院镍钴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组织学会专家开展研讨和技术培训,研发 1DM4 凿岩台车、WJ-8 柴油铲运机的高端装备,由金昌市科协负责组织实施,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负责创新方法及精益管理培训、智能化改造诊断咨询、装备改造策划及技术指导。金川镍钴研究设计院为该项目提供相关车型配置、图纸设计,制作安装调试技术支持、工业测试协作等工作,金川集团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负责成果转化与生产制造,促进矿山井下的无轨装备迅速向智能化方向转变。
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先联合地市科协,组织全国学会、省级学会专家进农村、进企业和科技带头人、致富带头人、新型职业农民、乡土技术人才和技术骨干对接,了解具体困难和症结,进行咨询论证。根据全国学会、省级学会专家与企业达成的共识,开展联合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实用性技术推广、咨询论证、宣讲培训等高质量科技类公共服务。
二、产业联盟同发力,示范样板齐带动
一是注册“甘农百萃”商标及品牌生产示范基地。立足苦荞、糜子等特色农产品,建立 4 个标准化种植基地,并和高原红小杂粮种植合作社签订小杂粮订单合同,发展订单农业,注册“甘农百萃”商标,研发了燕麦黄芪酒、藜麦营养粉、五谷王营养早餐粉、苦荞蛋白粉、百合咖啡、藜麦营养粥等产品,现已投入生产上市销售,初步形成了产学研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二是由通渭县乐百味苦荞麦协会和乐百味食品有限公司共同建设扶贫车间,建成 1500 平方米加工车间、1000 平方米仓库和 300 平方米经营场所,带动农户 300 户,吸纳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 50 人,年人均收入 25000 元,年生产值增加 900 多万元。
三是成立庆阳市能源化工协同创新产业联盟,来自政府、学会、高校、企业的 30 多名代表参加大会,审议通过了《庆阳市能源化工协同创新产业联盟章程》;与长庆油田输油二处庆咸首站共建能源化工安全协同创新“样板间”试点项目,站区占地 52.31 亩,其中生产区域占地面积 442 平方米,储油罐区占地面积 27637.5 平方米,总库容 30 万立方米,着力打造站场安全管理样板间、智能化输油管道样板间、站场安全文化样板间(包括“四位一体”的企业安全文化模式、企业 QHSE 文化建设模式、“党建 +QHSE”模式)、“三位一体”的标准化体系管理模式样板间,服务科技经济深度融合的“安全管理模式”创新品牌、全国示范“样板间”。
四是组建专家服务队,吸纳省内知名农业方面的专家学者 20 多人,组建服务队,签订咨询服务协议书,目前已编制完成了“五谷杂粮挂面”等 9 个系列产品技术执行标准。
五是开展大电流校准方法联合技术攻关,建立直流、工频及暂态电流测试用标准测试系统 1 套,雷电冲击电流标准测试系统 1 套,形成校准规范 2 篇,风险监测站发布 4 份工业电器产品质量安全形势分析报告。
六是完成了 IDM4 凿岩台车、WJ-8 柴油铲运机的系统设计选型、备件采购计划、结构件及附件设计与出图、动力系统设计与出图、电控系统设计与出图等设计相关工作。矿山井下高端智能化无轨设备系列的研发,使矿山井下的无轨装备向智能化方向转变,该项目产业化后能为金川集团公司创造年产值 1000 万元。
三、取得的成效
(一)经济效益方面
一是通过开展乡村振兴项目,至少吸纳当地 50 户贫困户加入扶贫车间,实现年均收入 25000 元 ; 二是提升能源化工企业安全管理能力,提升企业和政府安全管理水平,降低事故发生率,减少社会负面影响。三是组织全国、省级学会专家联合技术攻关关键的校准技术,提高了农业、能源化工、电工电气等企业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能力,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推进相关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四是充实金川集团公司矿山井下无轨设备产品种类,高端智能化配置也为其打开高端市场奠定基础。
(二)社会效益方面
一是创新“协会 + 公司”发展模式,进一步推动农村地区科普事业发展和农业技术产业链延伸,初步打造农业科技创新驱动的开端 ; 发挥了基层农民群众及协会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提升农业生产服务技术水平。
二是引导能源化工企业健康发展,引导企业和研究机构共同参与协同创新,实现校地企之间资源共享、信息交流、技术成果推广和普及,为能源化工产业安全运行提供技术服务和科技支撑。
三是围绕电工电气行业技术难点大电流校准技术研究,2021 年我省编制的《工频及暂态电流测试用罗哥夫线圈测试系统校准规范》和《雷电冲击电流传感器校准规范》,解决了该项目的空白。
四是矿山井下高端智能化无轨设备系列的研发,破解 6 个技术难题,实现 9 个创新点,丰富金川集团公司矿山井下无轨设备产品种类,使矿山井下的无轨装备向智能化方向转变,以实现高危生产岗位机器换人,改善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环境。
四、示范引领情况
(一)探索形成了学会 + 科协 + 企业的新型工作模式。
各单位既分工明确,又相互配合;既能独立开展工作,又能团结协作,共同攻关,完成项目工作。其中学会直接服务于企业的具体技术难点、痛点问题,充分地发挥学会的专业集成服务效能,体现了学会的专业价值;科协组织学会为企业开展技术咨询与服务,直接为科技项目提供智力支持,为企业培训科技人才;企业能直接向学会借智借力,攻克困扰生产研发的技术瓶颈,提升企业科技水平和生产效能。
(二)组建专家库,进行智库建设。
由金昌市科协牵头组建了智能化机械装备专家库,完成了项目开发前期的科技需求调研。由陇东学院牵头组建了庆阳市能源化工产业联盟专家库,建立了相对固定和可复制的人才培养培训和技术服务新模式,为行业的技术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三)通过多种方式,不断丰富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的内涵。
各项目实施单位均召开座谈会、研讨会、培训会等,加强各方联系,提升相关人员业务技能,集中挖掘和解决产业难题,为丰富和发展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的内涵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以甘肃省庆阳市为例,通过召开庆阳市能源化工协同创新产业联盟成立大会,审议通过了《庆阳市能源化工协同创新产业联盟章程》,设立了联盟组织机构。召开主题为“链通世界、智创未来”学术会议与培训,举办庆阳市能源化工绿色清洁生产学术研讨会,提出了解决制约绿色能源化工发展瓶颈问题的具体措施。
(四)取得丰硕的成果,实现了地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此项目围绕乡村振兴、能源化工、高端装备制造、技术攻关等重点领域,以板块结构整合市州 + 学会 + 企业三方有机协作,多渠道筹措资金,争取各方的支持,争取在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的引导下,产出更多优质高效的成果。这一举措既符合地方的现实需要,也能有的放矢地提高地方的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受到了全省各界的一致欢迎。
今后,甘肃省科协将认真总结 2020 年“科创中国”在定西、天水、庆阳、金昌 4市州的项目经验,按照“一地一案”加强巩固,指导基层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的进一步开展,发挥省科协联系协调和示范带动作用,使该项目在带动产业发展,带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谱写科协系统创新驱动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