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海网 > 杂谈 > 正文

​搅动大半个中国的政局,尕司令马仲英是如何做到的?

2023-12-11 05:12 来源:风海网 点击:

搅动大半个中国的政局,尕司令马仲英是如何做到的?

一、前言

自民国元年(1912)起,迄三十三年(1944)盛世才离开新疆为止,在这33年间新疆的风云变幻,世人描写评述的已很不少,有些近于真实,但也有许多是揣测猜度的,或道听途说。若提到中心人物,自然不外乎杨增新、金树仁、马复兴、张培元、盛世才等,有时也提到马仲英,但是对于马仲英,却很少有真实的,比较详尽的记载。

马仲英(1908—?)

马仲英曾被许多人称为"马匪",不管匪也好,不是匪也好,总之,他在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省,曾有过一段轰动一时的事迹。金树仁的下台,以及盛世才十余年的祸害新疆,和他都有很重大的关系,总是事实。笔者对于马仲英后半段的历史,知道的比较真实详细些,今天应王耘庄教授之嘱,来做一个简单的述而不评的记略,也为留意新疆史事的人提供一些资料。

二、7个人起家做到甘青宁联军总司令

马仲英是甘肃河州人,从他的祖父起,就在当时的西军部分内充任军官。所谓西军者,就是清末马安良部队番号,现在青海宁夏的武装力量,皆由西军发端。马仲英与现在的青海省主席马步芳将军为堂兄弟,原名马步莲(按原文如此),当马麒(马步芳之父)主政西宁时,马仲英的祖父在西宁充任统领官。那时马仲英与弟弟马仲杰,随同乃祖父在西宁读书,可是他好武而不喜习文,终日同士兵们厮混,骑马、射击、练武术等,凡是恶作剧的行动很少不参与,极尽顽皮之能事

孙连仲主政青海省时,马仲英遂入孙主办的军事教导团,毕业后即充任营长职务。彼时孙属部队与当地土著军队发生纠纷,马仲英也因此与孙属部队争闹,以致斗殴,即率7人由西宁省遁回河州(今临夏),并沿途收缴警察枪械。到了河州,适值西北军图谋反抗中央,勒征兵粮,弄得民不聊生。

河州民风向来强悍,经马之煽动号召,数日间愿意跟从者达万人以上,自称为"黑虎吸冯军"。这个称谓的意思:他们是黑虎,可以将冯军(指冯玉祥军队)吸吞。以前甘肃发生事变,总是牵扯到汉回间的争执,这次马为反对冯军而起,便无回汉之分,凡具有同情者,一概收留。

吉鸿昌(1895—1934),抗日英雄

遂辗转披靡于甘、青、宁三省,当时收缴西北军之武器亦不少,尤以机枪及盒子枪为最多。到攻陷宁夏省城,主席门致中败走时,已聚众达两三万人了。彼时马才17岁,一般人称之为 "尕司令"。西北军为了剿除马仲英,曾调动陕、甘、宁、青四省驻军,联合追缴,最后由河南调来吉鸿昌的骑兵,方克服宁夏。

马仲英被迫退至河套一带,这时的西北军以公开反抗中央。甘肃旧日回汉之统军人员,如张兆钾、马廷骧等,均逃往北平、大连等地,中央曾命令现任宁夏省主席马鸿逵将军,招收留住河套的马仲英部队,商同阎锡山假道山西,转赴北平。中间又发生其他原因,马只同其弟仲杰及一部分骑兵,开往山东,其他则仍留河套。中央复任马廷骧为15路军总指挥,马仲英为第二纵队中将司令,在北平设立办事处。不久因有官无兵,乃撤销其组织,马遂偕其弟赴南京,依靠蒋委员长在军委会学习。

石友三(1891—1940),被称为“倒戈将军”

1930年,马鸿逵将军任15路军总指挥,率军与反抗中央的部队在山东作战时。马仲英任指挥部的中将总参议,衮州之役,与石友三部队以大刀对搏,马仲英大显身手,颇立战功。战事结束后,化装由北平赴山西,至宁夏依靠马鸿宾,被留充宁夏教导团团长。旋即微服私奔甘州,收其旧部,自称甘、青、宁联军总司令,与甘、青、宁三省当局作对峙之势。

三、甘州时期

当马仲英由宁夏到甘州(今张掖)时,沿途收归的旧部约有千人。所谓 "黑虎旅长"马勋,即他的枣骝马团团长,亦从中卫率部随同到甘州。彼时甘州所驻甘肃骑兵第一师师长,兼肃、甘两州警备司令马谦,也是马仲英的旧属。河套失散后,受甘肃省省府改编,予以上述位置。马自称三省总司令,驻甘州时,对马谦予以莫大之不便,马谦虽因旧上司的关系,面子上表示欢迎,但内心里很觉不快,不久就发生了二马火并事件。

结果马仲英胜利,遂独占肃、甘十余州县,招兵买马,大有势凌三省的气概,口号有"两个炸弹到西宁,三个炸弹到兰州"的狂言。

马鸿宾(188—1960),西北三马中唯一留在中国的

那时正值西北军瓦解之际,马鸿宾主宁夏省政兼甘肃省主席,力不暇及,以致甘肃局面四分五裂,马廷贤据陇南,陈珪璋据陇东,鲁大昌据洮州,马仲英据河西,各自为政,不受当局节制。中央遂派与马文车为首的七大员解决甘肃局面,改编各路将领,予以相当的位置。可是马仲英受部下的几个野心政客和落魄无归备的愚弄,不但未受改编,且大肆扩充实力,侮慢(对人轻忽,态度傲慢)三省当局。

这时笔者初到甘州,看到如此如火如荼的情形,不由得啼笑皆非,那时马仲英实力约有一万数千人,多数是在肃、甘两州10余县强征来的青年,训练的程度倒还差强人意,火力方面约有数千支枪,单打、毛瑟都有。只有马本人的百十个卫队,枪支整齐,还有几十支盒子枪,编制之大,恐怕现在的各区行辕,亦无出其右者。

马仲英本人呢?自然是上将了!但中将阶级的官员,总在百十人以上,少将无数,尉官反而找不出来几个,这真是将比校多,校比尉多,官比兵多,兵比枪多。试思这成个什么景象呢?军队既然是如此,其他糟乱的情形也就可想而知。

前述的一般落魄政客之徒,如二黄、彭、马等人,或称政治部长,或称高等顾问,或是军需处长,或是秘书兼县长,蒙混马仲英组织起"河西政务委员会",做卖官分肥、营私舞弊的勾当,表面上赞誉马为"中国革命家""世界英雄"。那时年方二十岁野心勃勃的青年马仲英,此等浮誉,自然正是投其所好,一任这等人的蒙蔽取利,最终引起甘、青、宁三省当局的联合声讨。

蓝框处为扁都口,为青海进入河西走廊之要道

讨伐马的联军系分两路出兵,马乃自率数千长矛大刀队迎接青海军队,于离甘州百里之地的扁都口。他身先士卒,率众先上,因"尕司令"先声夺人的威名,使得青海枪马齐全的健儿,为之胆颤。最后发觉马部只凭大力长矛作为作战主力时,遂用骑兵两翼包抄,迂回围击,将马部万余步兵均作俘虏。马本人所幸率同少数卫队突围而出,得免于难。一日间,甘州变成了混乱失常的局面,而山丹县方面,甘肃省军也将马之枣骝马团击溃,全县军民大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之概。

这时所谓"河西政务委员会"的诸位要人,早已逃得无影无踪,当马部编制庞大,中将少将满坑满谷时,有从北平新约来预定为该部参谋长吴英琦等与土耳其人凯马尔者,对马的做法并不赞同,只是因刚来到马部,无力阻劝。吴英琦曾拟所编总司令部之计划,引起马部旧人的极大反感,因为依照吴的计划编制起来,那些军官都有降级的可能。

吴以为:那么可以尉比校多,校比将多,庶成一个正规军的体统。可是一般逐臭之徒听闻降级,莫不群起反对。结果,吴英琦只好西走肃州(今酒泉)依靠马仲杰,他时任肃州步兵旅长。

马仲英由甘州出兵时,曾令调其弟赴甘州增援,失利后,马仲杰同吴等到甘州。那时,马只得与吴等商讨办法,当时情况,甘肃决不能立足,拟由草地退走宁夏,故先命军需处长,以骡马等驮运现金前行,马随后率残卒与回族人民约数百人,于午夜起身,潜离甘州

黎明,抵达宁夏之仁宗口,岂料宁夏方面已有重兵堵城,北行不果,又绕道西行。一昼夜行300余里,才抵达高台。

那时人困马乏,行走不得!又闻青海军追踪而至,只得勉强督促疲惫的兵将赶程,不分昼夜,改奔肃州,会合曾驻此地的一营步兵,再奔安西(今瓜州)。此时马仲英可算得遭到山穷水尽之际,进退两难之地了!

和加尼牙孜(1889—1941)

谁知新疆哈密发生事变,肇首者为维族和加尼牙孜等反对金树仁,但是实力不足,于是派员来安西请马仲英入新疆,这是马入新的原因,时间为1931年6月间。

1948 年 《瀚海潮》第2卷,作者予扶为马仲英部下之文员

未完待续……

本文由"瀚海淘沙"独家整理并发布

点赞、评论和关注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往期精选:

盛世才最后的反扑:揭秘民国新疆监狱内幕,一个官员的亲身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