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海网 > 杂谈 > 正文

​晚宴上,郭沫若邀请溥仪当他助理,溥仪为何回复“我不懂满语”?

2023-12-11 15:42 来源:风海网 点击:

晚宴上,郭沫若邀请溥仪当他助理,溥仪为何回复“我不懂满语”?

溥仪是满清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位皇帝,他的一生起起伏伏,坎坎坷坷,好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十年改造,过上了自由的生活,得以安享晚年。

虽说溥仪当皇帝的时候是一个傀儡,但他毕竟见过世面,在阅历方面绝大多数人是没法比的。晚年,溥仪经常受邀参加宴会,与许多人打过交道,能够从容应对一些突发事件。

在一次规格较高的晚宴上,溥仪和郭沫若先生都参加了,正在研究考古的郭沫若先生想邀请溥仪做他的助理。溥仪不想出这个头,用5个字回复了郭沫若先生。

最终郭沫若先生当众出丑,他邀请溥仪当助理的事情成了中科院同事饭后谈论的一个笑话,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末代皇帝起起伏伏的人生

1908年,年仅3岁的溥仪当上了皇帝,史称宣统帝,他是清朝最后一任皇帝。三岁的溥仪不懂事,权力自然在摄政王载沣的手里。

三年后,武昌起义爆发,各地纷纷响应,革命的巨浪席卷全国,在袁世凯的强迫下,清廷只好被迫宣布溥仪退位,以换来清廷皇室优厚的待遇。

退位的溥仪依旧能享受到皇室待遇,前清遗臣张勋妄图复辟,扶溥仪二次称帝,利用他掌控朝廷。结果各路军阀都不答应,段祺瑞出兵讨伐,张勋不敌,只能逃跑,清廷第一次复辟失败。

自溥仪二次退位后,他一直待在紫禁城内,请了洋人教学,学习了英语,数学,地理,世界史等知识,使溥仪开拓眼见,学到了许多知识。

1924年11月,冯玉祥发动北京事变,无视优厚条件,将溥仪等一干人赶出紫禁城。面对民国政府的步步紧逼,溥仪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他要复仇,洗刷耻辱。

正在这时,野心勃勃的日本人看上了溥仪的身份,表面上给了他极高的礼遇和尊重。在外国租界受到极高礼遇的溥仪,仿佛回到了他当皇帝时期的感觉,尤其是日本,他们给溥仪开出了诱人的条件,让他重新当皇帝。

溥仪信以为真,跟着日本人去了东北复辟,没想到结果自己成了傀儡,成为日本人统治东北地区的工具。

成为伪满洲国的皇帝后,溥仪失去了自由,总而言之,那些溥仪想利用的势力,到头来都是在利用溥仪。溥仪没想到的是,好不容易遇到日本这么个礼遇自己的救星,没想到他们狼子野心。

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几十万红军攻入伪满洲国,溥仪在逃跑的路上被苏联红军逮捕。被苏联拘留的日子里,溥仪因为他的身份,受到了优待,在远东军事法庭上,溥仪不再低三下四,正面硬钢日本战犯,出庭做证他们犯下的种种罪行。

回首当年,溥仪在自己的回忆录《我的前半生》中这样写道:在伪满洲国的那段日子他过得连条狗都不如。

新中国成立后,溥仪被引渡回国,他怕回国受审,曾主动请求留在苏联,但没有得到准许。在抚顺战犯管理所经过十年改造,溥仪成为首批获得特赦的战犯,获得了公民权。

溥仪的前半生起起伏伏,作为皇帝,他多次登基又多次下台,从来都没有实权,成为各方势力的傀儡。幸运的是,溥仪最终获得了自由,在历朝历代的末代皇帝中,算是幸运的。

溥仪婉拒郭沫若的邀请,回复尽显高情商

溥仪获得特赦后,周总理等人非常关心他的生活和工作,给予了他很大的帮助。最初,溥仪在植物园工作,在那里养殖花草树木,干了一年左右,逐渐适应了这个新社会。

1961年3月,溥仪离开植物园,被安排到了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负责撰写文史资料,这份工作对溥仪来说更加得心应手,他是清朝历史的参与者,见证者,清末的历史细节没人比他知道的更详细,更清楚了。

成为一名普通的公民后,溥仪行事低调,没有了当年做皇帝的那种傲气。这也正常,毕竟时代不同了,每个人要适应自己的身份,溥仪也不例外。

可溥仪毕竟当过皇帝,许多人见了他总会调侃一句“皇帝好”,让他一时间不知如何回答,弄得好不自在,只能摆摆手说那是过去的事情了。

有一次,在中央组织的一次晚宴上,溥仪应邀参加,郭沫若先生也在场,二人之间有过简单的交涉,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当时郭沫若先生是文人代表之一,拥有较高的名望,他正在组织甲骨文的研究工作。几杯酒下肚后,郭沫若有些醉意,与众人聊起了他的考古工作,拿出了一件小鼻烟壶,指着它说这是清朝乾隆皇帝的御用之物。

郭沫若说着说着,众人夸他博学多识,纷纷鼓掌,一旁的溥仪脸色有些怪异,没有随众鼓掌示好。郭沫若看了一眼溥仪,觉得他有什么话要说,便走近问道:溥仪先生有什么意见吗?

只见溥仪远远看了两眼小鼻烟壶,缓缓对郭沫若先生说:你可能搞错了,我看并不是清朝皇室的御用之物。

郭沫若先生研究文物多年,对自己的专业知识还是很自信的,且这件小鼻烟壶他自己单独已经研究很久了,断然不会出错,笑着回应溥仪:这怎么能是假的呢,这是真正的考古发现。

溥仪的态度不卑不亢,他坚持认为是假的,没有因为郭沫若的话而选择改口。要论文物的专业知识,溥仪可能比不上郭沫若,但是要论识别清朝的东西,曾经是清朝皇帝的溥仪看了摸了用了这么多年,经验要比郭沫若多得多。

溥仪和郭沫若坚持己见,那件小鼻烟壶一时也判别不出真假,恰好宴会上有几位鉴定古董的老专家,经过鉴定,这件古董就是假的,只是仿得比较像而已。

鉴定的结果为假,郭沫若一听,酒醒了一大半,不得不佩服溥仪眼光老辣,看一眼就能辨真假。

郭沫若语调变得温和起来,虚心请教溥仪是如何分辨出来的。溥仪也是微微一笑,他哪里懂分辨古董的专业知识,解释道:我没什么技巧,就是看着和家里的有些不一样,觉得这是假的。

听了溥仪的回答,郭沫若也懂了,他一时间似乎忘记了溥仪以前的身份,跟他辨认清朝的文物真假,那岂不是打自己的脸。

在现场见溥仪能一眼识别文物真假,于是郭沫若邀请他做文物研究助手,一起研究清朝古董。郭沫若一时有些飘飘然,拍了拍溥仪的肩膀说:只要你答应做我助理,什么条件都能答应你,能吃香喝辣。

溥仪见郭沫若说话没有分寸了,便没有接话,思考一番后,还是选择当面拒绝了他的邀请。郭沫若还想留住溥仪,问他为何拒绝?

溥仪也不想多话,回了郭沫若一句:我不懂满语。世人都知道溥仪是满人,他会不懂满语,“我不懂满语”这5个字的意思是什么?一旁的郭沫若不糊涂,他倒是听出来了。

一时间,郭沫若无地自容,当众出了丑,便不再强硬邀请溥仪了,寒暄几句后默默离开了。

溥仪不仅懂满语,也懂英语,会说普通话,在学识方面比一般人要强,他之所以会回复郭沫若“我不懂满语”五个字,答案很简单,这是对郭沫若先生的一种讽刺。

郭沫若在与溥仪的对话中,明显对他缺乏尊重,用“吃香喝辣”这个条件来拉拢曾经的满清皇帝,这是对他极大的讽刺。

除此之外,清朝陵墓安葬之人都是溥仪的祖先,郭沫若让溥仪对自己的祖先坟墓考古,这是对先人的一种不敬,一旦答应,溥仪可能会成为族人的笑柄。

此时的溥仪虽然已经不是皇帝了,社会地位也不如郭沫若先生,但他是一个公民,有自己的尊严和颜面,拒绝是一种权力,没必要迎合他人为难自己。

由于参加宴会的人很多,郭沫若邀请溥仪当考古助理这件事被传开了,许多和郭沫若一起在中科院工作的同时纷纷调侃他:用“吃香喝辣”收买皇帝,郭先生可是第一人!

进入新社会后,溥仪最想做的事情就是与旧社会完全切割,不想有任何关系,这是他身上最沉重的包袱,郭沫若邀请他做的事情,肯定不会答应。从这件事能够看出溥仪晚年在为人处世方面情商很高的,说话不卑不亢,维护自己的尊严和脸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