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海网 > 杂谈 > 正文

​由内急引起的,你不知道的故事

2024-12-15 11:41 来源:风海网 点击:

由内急引起的,你不知道的故事

引语

2020年的春节因受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我们全家和全国人民一样宅在家里,“吃喝拉撒睡”成了生活的主旋律。每天早上起床,“入厕”有时竟要排队。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内急引发的厕所那些事。

“厕”早在《周礼》、《左传》等史料均有提及,有“圂”、“溷”、“圊”、“清”、“偃”、“匽”等。

01“圂”、“溷”两字和“混”同音,其中“圂”在甲骨文中就有出现,意思是关猪的地方,但并不能说明殷商时期关猪就是人们便溺的地方。

《左传·成公十年》中就记有“ ( 晋侯) 将食, 张, 如厕, 隐而卒”。《说文解字》:“圂, 厕也。从口, 象豕在口中也, 会意。” 《广雅·释宫》:“圊, 厕也。”《玉篇·广部》:“厕, 圊溷也。”

不过,在距今6000多年历史的西安半坡遗址中发现一个类似厕所的土坑,并且还与猪圈并排。(顺便说一句,考古发现我早在石器时代就已开始养猪,广西桂林甄皮岩遗址发现有猪骨胳67具猪,骨胳中多为一岁半左右猪居多,牙床上有粗壮犬齿的野猪很少,这足以证明在当时已经开始养猪。)这至少说明,石器时代的早期人类便溺之地,并我们想象的除居住之地随处都可以的率性而为。

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

言归正传,那为什么古人非要把养猪的“溷”与人的便溺之处混为一谈呢?这可能是因为厕所与养猪所处位置在同一个地方来决定的, 而且都是藏污纳垢之所,这样就不难理解了。当然这种情况直到现今在我国农村还有存在。

02下面我们讲两个和帝王生死有关小故事:

周文王姬昌就出生在“豕牢”即“溷”,相传,姬昌妈妈太任怀孕即将临盆时,不知何故文王就是不出来,太任屡次往厕所跑,最后一不小心姬昌就掉到猪圈里了。

《国语·晋语四》载:“臣闻昔者大任娠文王不变, 少溲于豕牢, 而得文王, 不加疾焉。”

还有一个故事,就是被称为史上最窝囊的君王——晋景公,相传这位君主病重咨询巫师,巫师很含蓄地说,他将吃不到新收的小麦了。过了一段时间,景公想吃麦做的饭,就派人找来新麦,还让那位巫师亲眼看看,然后便将巫师杀掉。可是正准备吃饭时,突然感到腹胀,就去上厕所,最后掉到粪坑中淹死了。

《左传·成公十年》:晋侯梦大厉,被发及地,搏膺而踊,曰:“杀余孙,不义。余得请于帝矣!”坏大门及寝门而入。公惧,入于室。又坏户。公觉,召桑田巫。巫言如梦。公曰:“何如?曰:“不食新矣。”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六月丙午,晋侯欲麦,使甸人献麦,馈人为之。召桑田巫,示而杀之。将食,涨,如厕,陷而卒。小臣有晨梦负公以登天,及日中,负晋侯出诸厕,遂以为殉。

猪圈与厕所建在一起好处自不用多说,坏处对于我们来说显而易见,首先就是引起人的不适,其次猪食用人的的粪便必将提高传染病传播的危险,再者,古代建的溷多为上下两层,人在上面入厕,下面深坑或猪圈,这也就造成了像景文帝掉粪池事件的发生。

03关于厕的其它称谓如“圊”、“清”、“偃”、“匽”,从字面已经看不出和猪有什么关系了。“圊”和“清”同音都有清洁干净的意思,清,还有动词清洁的意思,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古人对污秽、肮脏的东西越来越忌讳,人们开始有讲究卫生的好习惯了。

《广雅·释宫》:“圊, 厕也。” 又《玉篇·广部》:“厕, 圊溷也。” 汉《释名》说厕:“或曰溷, 浊也; 或曰圊, 至秽之处, 宜常修治使洁清也; ” 《法苑珠林》卷四十五《兴福篇》:“于四门各作圊厕, 给人便利。” 《说文解字》:“厕, 清也。”

至于“偃”、“匽”二字,有遮挡、隐蔽的意思,我们从表面意思可以知道,古代时人们注意厕所在一处宅院中所处安放位置,选择相对隐蔽的地方注意避人,同时也考虑到如厕时的遮挡以免引起尴尬。《庄子·桑更篇》:“观室者周于寝庙, 又适其偃焉。”

接着我们看看古时王公贵族的厕所什么样?历史上记载比较高调、奢华的就有一位,西晋时期任荆州刺史的石崇,他府上的厕所装修考究、华丽,十几个丫鬟端着香囊伺候,完毕还要再换一身衣服。

《晋书·王敦传》说:“石崇以奢豪矜物, 厕上常有十余婶侍列, 皆有容色, 置甲粉沈香汁。有如厕者, 皆易新衣而出。”

石崇奢华府邸

当然古时大多富贵人家的厕所已不再养猪了,不仅清洁卫生,建筑和设施也比较先进。比如《世语新说》里面记载的一个故事:说一驸马进宫,在公主住的地方上厕所,发现皇宫的厕所除了设施、装潢比较华丽外,也有臭气,觉得和平常人家没什么两样。就是发现里面放一碗干枣、一碗黄豆,驸马觉得,这可能是让上厕所时食用的吧,就毫无顾忌地吃了起来。最后,从丫鬟处得知,原来是用来堵鼻孔的。

马桶

看到这里,很多人会问,马桶呢?怎么没介绍?其实我们现在用的马桶最早并不是我们国家发明的,我国历史上只是出现类似现代马桶的形状,如慈禧用的“如意桶”,桶是香木制成,桶底贮有黄沙, 黄沙上面倒上水银,水银起到防溅作用,桶的外面还包有宫锦绒缎。

01现代意义的马桶是16世纪末一位英国人发明的,约翰•哈灵顿,他是第一个水冲马桶的发明者。往往伟大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哈灵顿不是个工匠,他是个作家、艺术家,虽然他的想法不错,可是制造技术就没那么专业了。

当他意气风发地向伊丽莎白一世展示他的伟大发明时,因为漏水,溅了女王一身,气得女王把哈灵顿赶出宫殿。这件事很快在民间传开,好奇人们都争先恐后试用这一发明,到1778年,英国人约瑟夫•布拉梅用三球阀控制水箱出水量,用U形管道隔离污水管的臭味,这两个技术使得抽水马桶得到人们的青睐,逐渐在欧洲普通家庭得到推广。

伊丽莎白一世

02紧接着新的问题出来了,污水排放。当时的粪便经过马桶直接排放到河流,著名的泰晤士河更是难逃厄运,一直持续到1858年夏天,高达四五十度的温度加上长时间不降雨,著名的“大恶臭事件”爆发,这也促使英国人开始考虑地下排污管道的建设。被视为艺术品的拜占庭式豪华污水处理工程就是这次恶臭事件最大的收获。

03我们再把时间倒回到16世纪,看看没有抽水马桶时英国人甚至是整个欧洲是个什么情况?咱们先看一首讽刺诗:

除非你已预先找好自己的位置,否则再想寻欢作乐就为时已晚。命运很多时候都是凑巧,因为街上有醒着的窗户:祈求万能的主、并料想不太可能摊上便壶的份儿。——英国诗人约翰·德莱

这首诗含蓄的说明了如果你16 世纪,在欧洲的街道上行走,请注意安全。因为在没有抽水马桶的时期,生活在欧洲城市的人们习惯从自家窗户往外倒夜壶,如果你遇到从天而降的粪便请不要惊讶。英国绅士就比较聪明他们发明了长筒宽檐礼帽,有雨挡雨、有风挡风,早上挡屎尿,完美的设计。

伦敦街道

再看看17世纪的法国,在富丽堂皇、美轮美奂的凡尔赛宫里面是没有厕所的,被邀请前去拜会国王路易十四的客人,如果想方便请去花坛或者草坪上解决。国王的宫殿其实已经一种木质的马桶,两侧带扶手的高背的椅子,国王专属,一般人不让用。

法国凡尔赛宫

结语:

随着时间推移,进入20 世纪以来,厕所的设施逐步迈向标准化,强调实用、方便,容易清洗。当今社会无论一座城市、一个社区,小到家庭单元,厕所都是至关重要的一环,马桶虽小如果堵上半天,我们的生活节奏就会混乱。一个城市的公厕,也是城市一张名片。

俄罗斯街头公厕

2001 年在新加坡成立世界厕所协会(World ToiletOrganization),简称WTO,与世界贸易组织同名。该协会拥有多个会员国,定期举办峰会,力图在世界范围内倡导清洁、舒适、健康的厕所文化,影响很大。

2011 年第11 届世界厕所峰会曾在中国海口举行。

2013 年联合国大会正式同意,每年的11 月19 日定为“世界厕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