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海网 > 杂谈 > 正文

​唐诗的那些故事

2024-12-31 18:03 来源:风海网 点击:

唐诗的那些故事

不第后赋菊

唐 ·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唐诗有奇丽的句子,和诗人一腔的豪气,自信的风度。少时读唐诗时就曾经疑惑,是一群什么样的人才写出这样美的文字,为什么唐诗之后再无唐诗。可能是当时年少不懂事,就一直认为,中国的文化,其实从宋代开始就开始倒退了。从老赵家杯酒释兵权,砍断中华民族的一支臂膀,加强皇权开始,汉唐将成为历史,屈辱将成为主流。从名垂千古的名臣,风流人物,到大清帝国举国成家奴。直到今天站起来的中国人还不停的问:为什么我们抗战时汉奸多?其实答案显而易见,大清既然需的是奴才而已,既然是奴才,可以是你大清的,也可以是日本人的。奴才么,总不是找个主子而已! 不淡屈辱,还是想想荣光,毕竟中华民族又重新站起来了。看看我们的大唐有怎样的荣光。看一个朝代是否伟大,还是看留传下来的文化。唐诗是这个世界的传奇,人类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王朝和国家象大唐一样留下这么灿烂的文化。唐诗,是空前而绝后。 一个伟大的时代,在千年之后还有那么多让人一读就内心激动而叹服的句子,充满了人生哲理而又绝美如画。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他们又是一群什么样的人,怎么会如此的风流潇洒!不禁让人浮想联翩! 他们志存高远: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们从容自信:天生我材必有,千金散尽还复来!他们内心高贵无比: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他们追求的是自己理想,他们渴望青历留名。在战场上他们有百倍的勇气和决心: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他们的离别是豁达的: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就是唐人,这就是自信,潇洒,从容,而又才华横溢的唐代诗人!直到千年后的今天,每当读起他们的诗句,仍然让人心情激荡,恨不得早生千年与他们为伍。这才是我们真正的人生。 而这些的终结,源于黄巢。一个不第的秀才。靠一首不第菊花诗为人所知。一个连《唐才子传》都没上的人终结了一个伟大的时代。 而这首诗,说句难听的话,是完全不入流的。但它以别样的方式让我们记住,脓包虽烂但它疼啊!

黄巢(820年-884年),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西南)人。他爸爸是一个盐商,放在现在也是一个土豪。但黄巢同学却少有大志,也想成为姚崇宋璟一样的一代名相,可以千古留名。并且黄巢同学也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传他五岁能诗。所以对考取功名也是非常有信心的。但是结果却事于愿为。屡次落地。黄巢的水平我们现在无从所知。盐商家庭应该也不算差。按唐未的那个官史腐败的大环境,竟然没考上,也算是个稀罕事。 黄巢从黄小先生开始考,一直考到黄老先生也没考上。可能是一次又一次被黑暗了,所以老黄同学终于对这个社会失望了。变得怒气冲天。一般人受了天大的委屈也就嚎两嗓子,就结束了,自己安慰自己,天下也就这样。但老黄可是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一想起自己满腔的志向无法实现,就不由得痛心疾首。抱国无门啊。显然盐商加盐帮老大终于死了心了。写下这样一首诗来表示自己的不平凡! 菊花,在黄巢之前也只是文人对风骨的自比。傲霜嘛。表示自己不屈服于命运,能抗打击,并能开出金色的花朵。但到了黄巢这里,画风就变了。满城尽带黄金甲,一种冲天的杀气磅礴而出。 黄巢能剑出鞘,惊鬼神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大唐的末路。大唐后期国家极度腐败。官员横惩暴敛。有才华的人晋升无门。老百姓没有活路了。公元875年55岁的黄巢终于走到了创业路上,他造反了!就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被他画上了句号。

《赐萧瑀》

唐代:李世民

疾风知劲草,

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

智者必怀仁。

大唐的结束,让后世的人惋惜不已。但大唐的开始,是让人热血沸腾的。中国在朝代上能称得上大的,应该只有三个,并且仅有三个:大秦,大汉,大唐。其余的皆有不足。 天可汉李世民雄才大略,气度恢宏,心怀天下,礼贤下士!有识人之能,有用人之明。这才造就了一个伟大的大唐。李世民把他的自信,潇洒,优雅注入了大唐的血脉,礼遇魏征,三请马周,广开言路。 大唐的繁荣强盛在这里就不细说了,毕竟我们是来谈唐诗的。李世民写过很多首诗,留存的也有八十多首。但这首比较有代表性。 萧瑀也是一代名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六次为相,六次被罢免。但李世民为什么就把这首诗赠给他呢? 其实李世民也是无奈啊。萧瑀人非常有才,并且出身高贵,他爸是皇帝,南朝粱明帝萧岿,更牛的是九岁被封新安郡王,姐姐是隋炀帝杨广的妃,老婆是孤独皇后娘家兄弟的女儿,儿子取的是李世民的公主。 所以萧瑀肯定眼皮子不是一般的高,那是高到泰山顶上去了,并且跟李渊那是一起玩大的,老婆同是孤独一门。所以出身能入萧瑀的没几个,至于房玄龄,长孙无忌这些人根本入不了他的发眼,在萧瑀眼里那简直是八代贫农。所以经常在朝堂上一激动恨不能上去揍人家。那长孙无忌也不是吃素的,一搞就打起来了。萧瑀几次被太宗勒令闭门思过就是这个原因,一闭门,宰相没了! 萧瑀还有个著名的缺点,就是直,勾通能力差。没办法,谁让人家出身皇族,从不用低三下四。杨广时代萧瑀屡次劝谏,弄得杨广大为恼火,所以就记在心中。等到匈奴围雁门关,杨广被堵在里面,萧瑀进谏赦免高丽,匈奴退兵。杨广突然反悔,认为萧瑀进谏有误,让他当场滚蛋到边关做太守。所以有才华的人在危险的时候出主意也要看清楚领导,否则事做成了反而没功劳! 在李渊手下干时,萧瑀还是一个直字。李渊还算大度,被萧瑀扣的圣旨也就算了,按萧瑀的意思办。甚至在立太子的事上,萧瑀认为立李世民李渊还深以为然。可见不是一般的信任。 李世民这首诗赠萧瑀未尝没有安抚之意。告诉萧瑀您是在疾风中不倒的劲草啊,当年你始终站在我这一边,不管长幼,只知为国取贤。乱世之中才能显出您的忠诚之心。板荡是指当年的周厉王之乱。意思就是您萧瑀才是真正的为国为民不畏艰险的大忠臣。那些勇夫哪里知道什么是大义。只有您这样的智者才会有仁义之心。 实际上是李世民也拿他没办法了。这样捧萧瑀,让他不要和长孙无忌他们打架斗殴。这就是李世民,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的劝说自己的大臣,给萧瑀面子。比某些朝代的帝王强多了,张口就是充军,闭口就是抄家。萧瑀做为历史上刚正不阿的名臣,碰到李世民真是他的幸运。 大唐更因为李世民开始中国历史上的开挂时代。初唐四杰:王㪍,杨炯,卢照龄,骆宾王,开始如流星突起,划破三国两晋以来乌黑的夜空。中国的诗词进入到一个无比光辉灿烂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