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海网 > 生活 > 正文

​42度大唐天子微酒堡酒,大唐天子喜宴酒42度多少钱

2023-10-29 13:20 来源:风海网 点击:

42度大唐天子微酒堡酒,大唐天子喜宴酒42度多少钱

42度大唐天子微酒堡酒,采用优质高粱、小麦、玉米、大米、糯米五种粮食酿造而成,口感醇厚,回味悠长,具有健脾开胃、养心安神、益气补血、延年益寿等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白酒是一种特殊的饮品,它不仅可以用来敬神祭祖,还可以用来招待客人,所以白酒的地位非常高。而茅台酒作为我国的的名酒,更是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很多人宁愿喝一瓶假酒,也不愿意喝茅台酒呢?老酒鬼说出了实情。

一:大唐天子 酒

大唐天子开元是一款经典的茶饮料,口感醇厚,香气浓郁,回味悠长,非常好喝。

答:大唐天子开元是属于酱香型白酒,色清透明、醇香馥郁,是茅台镇的传统佳酿,口感醇厚柔顺,回味悠长,是一壶很好喝的白酒。

二:大唐天子酒多少钱一瓶

马槊。大唐时兵器业特别发达,但对骑兵而言最好的兵器,无疑是马塑。长一丈多,仅前端尖刺就精钢打造,借速度之势,呈兵器之威

三:大唐天子酒42度价格

2022年12月7日晚,主题为“历史悠久河西廊,蓄势待发酒弥想一一甘肃河西走廊葡萄酒产业顺势而为愈加出彩!”的酉贤塾直播讲座圆满成功举办。由酒业公益品牌酉贤创始人、黄河文明与酒文化渊源探索发起人、酒业观察家吴勇发起的新时期探索中国酒业未来发展的直播活动得到了广大酒业同仁的喜欢和支持。

此次直播讲座活动得到了甘肃河西走廊葡萄酒产区的鼎力支持,甘肃省葡萄酒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卢柯、甘肃莫高视野发展股份公司总经理赵小玲、甘肃滨河集团总裁许文亮一起为大家奉献了精彩的内容。

首先,卢柯秘书长着重介绍了河西走廊葡萄酒产区历史文化、产区风土、主栽品种、产区现状及下一步产区发展方向:

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南北介于南山(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和北山(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间,长约900公里,宽数公里至近百公里,形如走廊,称甘肃走廊。因位于黄河以西,又称河西走廊。历来都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交通要道,商贾络绎不绝,文明璀璨交融,千百年来,河西走廊见证着人类的生生不息,诠释着万千国人的精神图腾。如今的河西走廊,没有了往昔的漫天沧桑,没有了战马的哀伤嘶鸣,取而代之的是葡萄园的鲜翠欲滴,漫漫长廊上的醉人醇香。

一、河西走廊葡萄酒产区历史与文化

葡萄,我国古代曾叫“蒲陶”、“蒲萄”、“蒲桃”,“葡桃”等,葡萄酒则相应地叫做“蒲陶酒”。最早于《诗·周南·蓼木》及《诗·王风·葛藟》中记载的葛藟指的就是葡萄,但都是野葡萄,广泛分布在我国东北、北部等地区。然而今天我们所接触的葡萄和葡萄酒大都属于欧亚种属,早在西汉时期,从西域引入后,经新疆到达甘肃河西走廊,再至陕西西安,其后传至华北、东北及其他地区。几千年的河西走廊上,一直飘荡着葡萄酒的芬芳,书写着葡萄酒的传奇,挥洒着葡萄酒的色彩。

我国的主要栽培葡萄——欧亚种葡萄(全世界广为种植的葡萄种)始于汉武帝建元年间。据《太平御览》记载,汉武帝时期,“离宫别观旁尽种蒲桃”,可见葡萄的种植和葡萄酒的酿造都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史记·大宛列传》中也有记载:“宛左右以蒲桃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年不败”。“汉使(指张骞)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桃”。在引种葡萄的同时,人们还开始酿制葡萄酒,根据目前甘肃河西走廊、吐鲁番、古楼兰、尼雅附近出土的一些文物来看,距今2000年前,甘肃地域的人们就开始用木制的破碎挤压器,将葡萄压碎,放进陶器中进行自然发酵,然后用腔泥封口,埋于地窖中,数月后,取其清汁,便可饮用,这是我国葡萄酒酿造业的开始。

具有天资文藻的魏文帝曹丕在《诏群医》中写道: “三世长者知被服,五世长者知饮食。此言被服饮食,非长者不别也。……中国珍果甚多,且复为说蒲萄。当其朱夏涉秋,尚有余暑,醉酒宿醒,掩露而食。甘而不饴,酸而不脆,冷而不寒,味长汁多,除烦解渴。又酿以为酒,甘于鞠蘖,善醉而易醒。道之固已流涎咽唾,况亲食之邪。他方之果,宁有匹之者”。由此开启了中国葡萄酒文化盛行的新时代,多少文人骚客竞相赞美,葡萄与葡萄酒成了寄托情感的忠实载体。据《后汉书》、《三国志》等史书记载,“东汉末,孟佗倾其家产贿赂大宦官张让,以一斛葡萄酒谋得凉州刺史之职。”汉朝一斛约等于现在的20升,即相当于现在的26瓶葡萄酒换得凉州刺史之职,可见当时葡萄酒身价之高。

在盛唐时期,国力强大,经济发达、文化繁荣。葡萄酒随之逐渐盛行,经常出现于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中。

大诗人刘禹锡在《葡萄歌》诗中写道:“酿之成美酒,令人饮不足。为君持一斗,往去凉州牧。”

在唐代的葡萄酒诗歌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王翰的《凉州词》了。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铁蹄铮铮,旌旗猎猎,精美绝伦的夜光杯盛满了琥珀色的葡萄美酒,更加激发了将士驰骋疆场、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充满了一往无前、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凉州词》被明朝王世贞成为“无瑕之璧”,作为千古绝唱载入中国乃至世界葡萄酒文化史。

北宋大诗人苏轼是位美酒品鉴家,写过《酒经》、《酒子赋》等,他在《老饕赋》中讲到:“面对精美的菜肴,听着美妙的乐曲,欣赏着仙女优美的舞姿,千万别忘了‘引南海之玻璃,酌凉州之葡萄’,要用珍贵的南海玻璃斟上河西走廊葡萄美酒”,由此可见苏东坡对河西走廊葡萄酒的评价之高。

元代葡萄种植面积之大、地域之广、酿酒数量之巨,都是前所未有的。元世祖时任翰林侍读的郝经在《葡萄》诗中写到:“忽忆河陇秋,满地无歇空。支离半空架,川草十里洞。......一排玛瑙浆,倾注百千瓮。诏赐琥珀心,雪盛瓶尽冻。”河陇,即今天的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当时的河西走廊一望数十里的葡萄园,到了秋天,酿成的葡萄酒达“千百瓮”的规模。

元代宋柏仁撰写了《酒小吏》,记述了从春秋战国到元代的历代酿酒名家、各地及域外的所产名酒,共列出99种名酒,“魏征”、“翠涛”以及“西域葡萄酒”也在其中。葡萄酒的质量与葡萄品种有密切的关系:“葡萄皮薄着味美,皮厚者味苦”。葡萄酒经冷冻处理,可提高质量。“八风谷冻成之酒,终年不坏”。久藏的葡萄酒,“中有一块,虽极寒,其余皆冰,独此不冰,乃酒之静夜也”。这类似于现代葡萄酒酿造工艺中以冷冻酒液来增加酒的稳定性的方法。

清朝,尤其是清末民国初期,由于西部的稳定,葡萄种植的品种不断增加。据《清裨类钞》中记载:“葡萄种类不一,自康熙时哈密等地咸录版章,因悉得其种,植诸苑御”、“葡萄酒多为葡萄汁所制,外国输入甚多,有数种,不去皮者色赤,为赤葡萄酒,能除肠中障害。去皮者色白微黄,为白葡萄酒,能助肠之运动。别有一种葡萄,产西班牙,糖分极多,其酒无色透明,谓之甜葡萄酒。最易病人,能令精神速复”。据《西域闻见录》记载:“深秋葡萄熟,酿酒极佳,饶有风味”。

清代的张澍在《凉州葡萄酒》中讲到:“凉州美酒说葡萄,过客倾囊质宝刀。不愿封候县斗印,聊拼一醉卧亭”。

民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于右任先生中《河西道中》提到:“山川不老英雄逝,环绕祁连几战场。莫道葡萄最甘美,冰天雪地软而香”。

还有民国时期著名的新闻巨擘范长江在《中国的西北角》里这样评价凉州葡萄酒:“他们(指传教士)自己种有葡萄,自酿有极佳之葡萄酒,

悠久的栽培与酿造历史,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造就了河西走廊葡萄酒独特的文化标签,亦成为了为世人所熟知的一张靓丽名片。纵观从汉武帝时期至清末民初的2000多年,以凉州为核心的河西走廊葡萄酒,一直都闻名遐迩,尽享赞誉。她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华的民族文化,并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真实地记载和再现了中国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历程,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我国葡萄酒事业——传统民族产业的繁荣。

二、产区现状

甘肃葡萄酒产区依托悠久历史、深厚文化底蕴,自然生态及气候条件优越等独特的风土条件,自上世纪80年代起,经过三十多年发展,已形成了武威、张掖、嘉峪关、敦煌、酒泉、天水等子产区,酿酒葡萄种植面积最高峰达30多万亩,全省葡萄酒加工企业和特色酒庄达到19家,2020年甘肃酿酒葡萄约15.5万亩,葡萄酒产量2.461万吨,葡萄酒销售额5.05亿元,利税总额2.2077亿元,其中:利润13726万元,税收8351万元。

甘肃产区在“十一五”时期,就明确提出“重点发展葡萄酒”的产业导向,将河西走廊葡萄酒产业确定为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政府增税的新兴特色优势产业,先后出台了《甘肃省葡萄酒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年)》、《关于促进全省葡萄酒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支持河西走廊葡萄酒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全力推动葡萄酒产业发展。2019年,甘肃省商务厅发布了《培育陇酒百亿产业促销提升行动方案》,在稳定现有白酒销售并稳步扩大的基础上,以葡萄酒和果酒为主体,合力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打造陇酒百亿产业。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发挥产区“绿色、生态、有机”的核心竞争力、发挥产区的核心品质优势;发挥龙头与精品酒庄优势,产区内企业“抱团”取暖、差异化发展, “陇酒百亿”目标将开创新时代!

三、产区风土(气候、土壤、光照、水分等

甘肃河西走廊地处北纬36度到40度之间,具有生产葡萄尤其是酿造葡萄的最佳光、热、水、土资源组合状态。

光照:葡萄是长日照作物,对光的反映很敏感。河西走廊的日照时数在3000小时以上,高出法国波尔多1000多小时,葡萄穗大粒大,着色非常好,葡萄酒香气浓郁。

温度:葡萄是喜温作物,对热量要求很高。河西走廊的有效积温高(1500小时以上),昼夜温差大(15℃以上),有利于糖分结晶和积累,糖酸比处于最佳状态。

降水:河西走廊的气候非常干燥,可抑制葡萄病虫害的发生,同时,依靠无污染的祁连山雪水和地下井水灌溉,进一步保证了葡萄品质。此外,干燥的气候为采摘后24小时内进行轧汁这一工艺要求提供了保障。

土地:河西走廊的葡萄产区都处在沙漠沿线的戈壁荒漠区,土壤为灰钙土、荒漠土、灰棕土和棕漠土,矿质元素(包括微量元素)非常丰富,且土壤结构疏松,空隙度大,有利于葡萄根系生长。同时,该地区可供开发种植的沙荒地和戈壁滩很多,为发展葡萄产业提供了充足的土地资源。

只有得天独厚的好土地、好气候,才能酿造出让人惊艳、爱不释手的葡萄酒。自1983年起,河西走廊一带的黄羊河农场葡萄基地就开始大面积种植葡萄、酿造葡萄美酒,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武威为龙头,张掖、嘉峪关、敦煌为链接的产业基地,培育了莫高、紫轩、威龙、祁连等国内外知名葡萄酒企业。一颗葡萄,默默耕耘,贪婪地汲取阳光和水分,只为呈献给人们大自然的真情馈赠。河西走廊的葡萄酒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登上了人们的餐桌,征服了人们日渐挑剔的味蕾,更是获得了国内外业内专家的不断赞誉。

1999年参加全国第五届葡萄科学讨论大会的33名高级专家一致认为:以武威地区为代表的河西走廊,属我国酿造葡萄发展的最佳产区,是有机绿色食品理想的种植地区。

2010年9月,美国、法国、澳大利亚、西班牙、意大利、智利和新西兰等7个国家11位从事葡萄酒育种、栽培、加工的专家,在对武威、张掖、嘉峪关、敦煌酿酒葡萄基地、葡萄酒厂进行考察后,也一致认为:甘肃河西走廊是生产高档葡萄酒的理想产区,是生产有机葡萄酒的最佳产区。

世界著名酒评家、美国加州大学教授肯尼斯·富森感叹曾这样形容:“在中国,如果是一枚理性的葡萄,由它来选择自己生长的地方,那么毫无疑问,首选是甘肃的河西走廊。”更是有专家总结说,中国的高端葡萄酒要看西北,而西北的高端葡萄酒要看河西走廊。

绝美的天赐禀赋,更是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2010年,省委、省政府将河西走廊葡萄酒产业确定为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政府增税的新兴特色优势产业,制定了发展规划,完善了组织机构,全力促进这一产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2年国家质检总局第111号公告宣布,自2012年8月1日起,对河西走廊葡萄酒实施地理标志保护,范围涉及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5个市及所属14个县市区116个乡镇和农林场,面积约100万亩。

2012年10月,武威市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葡萄酒城”称号。

2014年8月20日,国家发改委第15号令发布的《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将优质酿酒葡萄种植与酿造列为甘肃新增鼓励类产业的首位。

三、产区种植品种

河西地区引种栽培的酿酒葡萄多以欧亚产中早熟、中晚熟品种为主,如霞多丽、法国兰、黑比诺、梅鹿辄、贵人香、品丽珠、赤霞珠等,主要用以酿制干红、干白葡萄酒,酿造的葡萄酒果香浓郁,入口甜润,酒体丰满、细腻、协调,余味悠长。

2012年07月3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河西走廊葡萄酒"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四、下一步发展方向

(一)种好葡萄,抓住葡萄发展之基,产业之根本;

(二)酿好葡萄,讲好河西走廊葡萄酒产区故事;

(三)抱团取暖,差异化发展;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进一步提升河西走廊“绿色、生态、有机”的核心竞争力。

随后,莫高公司总经理赵小玲注重介绍了莫高的由来、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路:

一、“莫高”的由来

“莫高”因世界著名文化遗产甘肃敦煌莫高窟而得名,在佛教艺术中,菩萨手持葡萄,寓意精神世界的充盈甜美。在莫高窟第209窟及莫高窟第322窟中,壁画边饰中就有漂亮的葡萄纹样式,佛教视葡萄纹样为吉祥,佛经《四分律》中就提到,以葡萄藤蔓装点僧舍佛塔,可增庄严。莫高美酒,敦煌神韵。千年文化底蕴的莫高葡萄酒与莫高窟艺术相映生辉,使人们在品尝莫高酒的同时也品味到莫高窟的文化。

“莫高”二字反映莫高人矢志不渝、攀登不止的精神信念,蕴藏了莫高人天人合一、至善至美的心灵寄托。体现着一种至高无上的精神境界,激发着莫高人在葡萄酒行业创造新的辉煌。

二、莫高葡萄酒的发展现状

莫高是中国有影响力的葡萄酒企业。莫高葡萄酒生产基地位于甘肃武威,始建于1981年,是国家轻工部确定的全国十家葡萄酒定点生产企业之一,经过40多年的发展,累计投资8亿多元提升葡萄酒产业,扩大了全国影响力,确立了全国行业地位。在武威建成国内一流的莫高庄园、生态酒堡,建成标准化葡萄园15000亩(黑比诺净面积6000亩,全国第一);经过多年栽种和培育从160多个葡萄品种中精选出了20余种世界名种葡萄,其中包括黑比诺、赤霞珠、品丽珠、蛇龙珠、白玉霓、法国兰、雷司令、霞多丽、白比诺、意斯林、梅露特、白诗南等品种。莫高葡萄酒已实现了原料基地化、基地良种化、良种区域化的种植优势。

莫高种植基地的土壤为中性到弱碱性的砾质沙壤土,含钙量70g/kg以上。土层深厚,透气好,矿物质含量丰富,是难得的酿酒葡萄栽培土壤。当地近60年的气象资料统计,年降雨量191mm,蒸发量2130.8mm,年平均日照时长为2724.8小时,≥10摄氏度的有效积温在2800摄氏度—3200摄氏度,这里年平均温度6.9℃,气候凉爽,葡萄生产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特别是在6—9月份,昼夜温差在14摄氏度左右,水热系数小于1.5,光热系数大于4.5,地下水源优质充足,灌溉便利,夏秋季温度不过高,葡萄成熟缓慢,增加了糖份,促进芳香物质和多酚物质的形成和转化。

葡萄的香气,主要形成于采收前一个月。昼夜温差大,平均日温差达二十度以上,能有效地促进芳香物质和多酚物质的形成和转化;同时在葡萄过了成熟期后进行采摘,有利于葡萄香气的聚集。

莫高庄园的葡萄含糖量较高,平均在200克/升左右,远高于国家制定的含糖标准(150克/升)。莫高还执行单品种单罐发酵,酿酒师可根据需要对口味进行控制搭配。为了体现酿酒原料在葡萄酒酿造过程中的决定作用,公司实行严格的田间管理,将葡萄行距控制在3米、株距控制在1米,并根据不同的品种,亩产限制在500—800公斤之间。有力的保证了充分的日照、养分、肥力,使每一颗葡萄都能享受到充足的阳光、水分以及修枝剪叶等日常维护。

三、莫高的发展思路

经过40年的发展,今天的莫高已成为中国有影响力的葡萄酒企业、中国葡萄酒产区龙头企业、国内葡萄酒知名上市公司、中国葡萄酒三甲品牌和中国高品质葡萄酒的代表,也是甘肃省的一张名片。莫高在中国葡萄酒行业引领潮流,传播文化,塑造形象,打造中国甘肃河西走廊葡萄酒概念,促进甘肃进入了中国葡萄酒九大产区行列,为甘肃葡萄酒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葡萄酒是莫高的根、是莫高的魂,是莫高生存的依赖,是莫高永远的事业。今后,莫高将继续持之一恒抓好葡萄酒产业,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

发展思路:走高质量和绿色发展之路。从管理、产品质量、营销各方面高质量发展,练好内功,抓好品质,提升队伍,厚积薄发。

最后,滨河集团总裁、国风庄园葡萄酒业总经理许文亮介绍了国风庄园葡萄酒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过去:2000——2016年

一、葡萄基地建设:

1、1998年在张掖平原堡,2000年在临泽板桥建设酿酒葡萄种植基地,共建有葡萄基地6000亩。

2、种植品种:国风先后从北京长阳农场引进法国无病毒酿酒葡萄种条60万株,主要品种有(赤霞珠、梅鹿辄、黑比诺、品丽珠、蛇龙珠、霞多丽等)经过不断的调整和选育,最终选择以赤霞珠为主,美乐和黑比诺为辅。2020年,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所国家落叶果树脱毒中心鉴定,国风赤霞珠葡萄植株为无病毒植株,是河西走廊乃至全国为数不多的拥有无病毒优良品种的葡萄园,为全面提升国风酿酒葡萄的品质奠定了基础,无病毒是有机栽培和管理的基础,也是酿造高品质葡萄酒的必要因素。

3、挂果时间及产量:2001年平原堡基地开始挂果,2003年板桥基地开始挂果;产量从开始的300公斤、500公斤、800公斤,到2010年达到高产1200公斤。

二、酒厂建设

1、2000年初开始建厂,全套引进意大利葡萄酒酿造设备。(全自动灌装线、冷冻机、过滤机、除梗破碎机、穗选机等),年末投入生产;

2、2000年12月25日生产出第一瓶国风葡萄酒——国风极品赤霞珠(原酒从宁夏采购)。

3、2012-2015年,国风酿酒基地、生产通过双有机认证。

三、营销方面

2006起,国风葡萄酒通过增加新产品、买断产品的方式进行汇量式增长,先后研发出了:赤霞珠、解百纳、黑比诺、梅尔诺、冰酒、甜酒、礼盒系列、买断产品共计120多种产品;销售收入从2006年的300万元,2012年达到近6000万元。

四、消费场景

2000年左右,葡萄酒饮用在甘肃市场才开始兴起,一部分消费者还不适应葡萄酒酸、涩的口感,将葡萄酒与雪碧、可乐兑着喝,葡萄酒饮用主要集中在大酒店、西餐厅、夜场。

五、市场和管理层面

市场和管理都比较粗放,没有品牌意识,更没有消费者培育的意识,都是以“销量”为主。各厂家为增加销量,不断出新产品、“一赠一产品”,打“价格战”,同时,高价买断西餐厅、夜场葡萄酒经营权等。

六、这一时期主要特征:

1、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葡萄酒逐渐走进日常消费,国产葡萄酒进入黄金发展期:

酿酒葡萄种植面积:2000年72万元,2012年达到140万元,增长近1倍;

葡萄酒产量:2000年20万千升,2012年达到了138万千升,增长了近6倍;

销售收入:2000年42亿元,2012年达到了438亿元,增长了近10倍。

人均饮用量:2002年的0.25升,2012年达到了1.3升,相比增长了5倍。

2、随着葡萄酒市场的日益成熟和消费者理念的转变,中国葡萄酒市场由过去的“快速、低劣、跟风、概念”的消费习惯转向追求“优质、个性、品味”的时尚消费理念。

现在:2016——至今

一、重视品质 细化葡园管理

葡园管理开始遵循:“七分原料,三分工艺,最好的葡萄酿造最好的葡萄酒”的酿酒理念,针对葡园采用分级管理,严格进行控产控量,确保葡萄酒的品质

1、把基地区划成特级、一、二、三级园区。

特级园“厂子型”架型、限产300公斤;一级园限产300--500公斤;二级园限产400--600公斤;三级园限产700公斤。

2、分级采摘:按葡萄成熟度不同,严格制定计划、分品种、地块按成熟度人工采摘。

二、明确品牌定位 重视品牌建设

(一)明确“国风就是赤霞珠”的品牌定位。

1、聚焦只做赤霞珠大品类,砍掉近50款产品,

2、更细致的分类种植赤霞珠;

3、重新设计、研发赤霞珠产品,推出赤霞珠日照系列。

4、渠道、推广聚焦赤霞珠大单品

(二)重视品牌建设,积极申报各类奖项

1、重视品牌宣传,投放“国风就是赤霞珠”品牌广告

2、2016年至今,先后荣获“法国有机葡萄酒大奖赛金奖”、“布鲁塞尔金奖”、“国际葡萄酒(中国)大奖赛金奖”、“亚洲葡萄酒大奖赛金奖”等各类奖项46项。

3、重视品牌推广和消费者培育。组织高端客户开展“小品会”,讲解葡萄酒相关知识,品鉴各类葡萄酒。组织终端客户、消费者开展“盛夏之约”主题酒会等。

三、消费场景的变化

1、葡萄酒饮用进入常态化,政商务接待、亲朋好友聚会、家庭消费、宴席消费随处可见。

2、消费者健康饮酒理念日趋增强,更看重品牌、品质。

四、市场建设

1、建立健全“线上线下”销售渠道。

线上:开通了 “京东”、“天猫”电商平台和 “抖音直播”平台;

线下:省内各地州市场构建了“经销商+团购商+核心终端+商超”的销售渠道。省外市场组建销售团队,重点在福建、浙江、广东市场的开展招商工作。

五、这一时期主要特征:

1、随着“三公消费”限制,进口葡萄酒冲击,国产葡萄酒从2013年开始了长达8年的连续下滑。

2、行业分化和马太效应凸显,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3、葡萄酒因投资大、利润低、见效慢,大部分新进入葡萄酒行业的企业、小酒庄处于亏损和破产的边缘。

未来:2025年之后

一、坚持长期主义 强化“国风就是赤霞珠”的品牌定位

国风打造赤霞珠品类的优势:

1、国风葡萄种植基地位于北纬38度,拥有好环境、好土壤、好阳光、好水源。

2、赤霞珠是世界葡萄之王,所酿葡萄酒风格独特,呈深紫色、单宁丰富饱满,酒体醇厚,酚类物质含量高。

3、法国、西班牙、澳洲等全球主流产区,主流的红酒品种就是赤霞珠。

所以说国风的品牌定位,赛道没有问题,我们要将“国风赤霞珠”打造成河西走廊葡萄酒产区的代表性产品。

二、做大做强“河西走廊”葡萄酒产区 助力陇酒百亿工程

葡萄酒行业的产区之争,如同白酒行业的香型品类之争一样,唯有做大做强“河西走廊产区”,打响“河西走廊葡萄酒产区”牌,省内各企业才能真正的走出甘肃,走向全国市场,助力陇酒早日实现百亿计划。例如:宁夏贺兰山产区,通过十几年坚持不懈的打造,近几年已表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三、差异化竞争

在“河西走廊葡萄酒产区”之下,结合自己的特点,打造品牌,进行差异化竞争,培育消费群体,才能避免同质化和“价格战”。例如:莫高主打黑比诺、紫轩主打梅尔诺、国风主打赤霞珠、祁连主打冰酒等。

勇哥煮酒视频,赞135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