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海网 > 杂谈 > 正文

​王光美:一生挚爱刘少奇,晚年组织毛、刘后人聚会,一笑泯恩仇

2023-12-09 15:24 来源:风海网 点击:

王光美:一生挚爱刘少奇,晚年组织毛、刘后人聚会,一笑泯恩仇

1972年8 月17日,已在监狱整整五年的51岁的王光美,终于有了丈夫的消息,丈夫已于3年前在开封病逝。

听到这一噩耗,瘦弱不堪,满头灰白色头发,佝偻着腰的王光美神情麻木,静静地坐在监狱里,她没有哭,因为她的泪水已被愤怒与悲痛烧干。

1978年,入狱长达12年之久的王光美重获自由。

2006年10月13日凌晨30分许,这位27岁结婚,与刘少奇同志风雨同舟21年的传奇女性,在与癌症抗争6年后,在北京与世长辞,结束了她85年波澜壮阔的一生。

图|王光美与刘少奇

王光美,1921年生于北京,父亲王槐青是廖仲恺的结拜兄弟,曾任北洋政府的代理农商总长。

“一战”胜利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派代表团分别参加由战胜国举行的国际会议--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而王槐青就是代表团的成员之一。

1921年正当王槐青在美国参加华盛顿会议时,家里传来喜讯,妻子董洁如诞下千金,王槐青期喜出望外,触景生情,为爱女取名--光美。

王家在当时属于上层社会,家里不缺钱,母亲又是天津女子师范学校第一批的高材生,所以对子女们的教育是比较严的,从小就学习好的王光美,她在北平著名的实验二小读完六年小学后,又考入北平师大附中读中学。“卢沟桥事变”后,王光美很少出门,在家自学,两年后,对理科特别感兴趣的王光美考上了辅仁大学物理系,当时王光美的学习成绩特别好,有“数学女王”之称。

居里夫人是当时王光美的超级偶像,一个女性能够创造出这么伟大的理论,这让王光美崇敬的不得了,于是,1943年大学毕业后,王光美又选择在研究生院攻读硕士研究生,两年后,顺利获得获硕士学位。

图|王光美

在学校里的王光美,并不是一个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柔弱女孩。面对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在自己的国家横冲直撞的时候,当威武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在校园里飘荡的时候,王光美的心情和当时中国大多数有志青年一样,为了保卫中华民族,保卫自己的国家,保卫生她养她的家乡,王光美义无反顾的投入到这股洪流之中。

在这里说一下王光美同志的家庭其实很早就与中共地下党结下不解之缘。

母亲董洁茹就曾为很多地下党员做过掩护。

王光美的三哥,在抗战期间经常为八路军采购药品。

她的四哥,也是一位中共地下党员,曾经通过秘密电台为中共北方局直接向延安发报。

在家庭的影响下,在中共地下党的帮助下,王光美也积极投身革命工作。

地下党同志经常推荐王光美看一些进步书籍,以让她快速提高自己。在看书的过程中,她第一次接触到了刘少奇。因为这些书籍当中就有刘少奇同志的著作《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

但这本书让她看的战战兢兢的,因为当时王光美非常想入党,但看了这本书之后,她觉得对共产党员的要求太严了。她不是打退堂鼓,而是感觉自己差的太多了,总认为入党很简单的王光美,觉得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

图|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1月10日,在中共地下党的推荐下,能够说一口流利的英语的王光美,担任了由叶剑英等领导的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团的英语翻译。协助代表团与国民党以及美方代表关于协调督促停战做了大量的工作。这一年,王光美24岁。

1946年秋,国民党撕毁和谈,发动大规模内战。随即,王光美也结束了在军事调处执行部的工作。由于当时王光美的身份已经公开,所以她必须撤离。

图|年轻时的王光美

这时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去美国留学,一个是去延安,这让王光美举棋不定。

其实在1945年的时候,王光美已经考取了斯坦福大学和芝加哥大学两所世界著名大学的原子物理系的博士。

早前,在偶像居里夫人的影响下,她想的是硕士毕业之后就去留学,学成之后报效祖国。但在代表团工作的这一段时间里,让她的思想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在几番思想斗争之后,她做出了一个影响她一生的重大抉择。在组织的帮助下,王光美主动要求去延安。

当时的延安不是说想去就去的,因为延安是党中央的所在地,审核特别严。但王光美是幸运的。1946年11月,在组织的帮助下,王光美坐上了由美方提供的从北京去往延安的飞机。当时飞机上只有三个乘客,一个是从北平撤离的王光美,另外一个是从南京撤离的后来成为国家领导人的宋平,还有一个就是美方代表。

第一次坐飞机的王光美,既新奇又激动。飞机上的她总想往下看看。但从北平到延安一眼望去全是山。

从大都市到黄土高原的窑洞,王光美就被延安的生机勃勃所震撼。

穿着简朴的领导人,朴实的老乡,充满激情的革命战士等等,延安,就是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领导着全国的革命运动,这让只知道书本知识的王光美触动非常大。

初到延安,王光美就被分配到了中央军委外事组,住在中央军委驻地王家坪。

从此,一个在大城市长大的名门闺秀,一个名牌大学有硕士学位的年轻讲师,舍弃了优裕安稳的生活,放弃了去西方发达国家深造和发展的机会,心甘情愿的走进革命圣地延安,走进了清贫质朴的陕北农家。

还是在延安,随着一个人的出现,另一种命运正向王光美悄然走来。

图|王光美与刘少奇

从《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本书开始,王光美就对此书的作者非常仰慕。而在延安。她第一次见到了这个让她仰慕已久的作者——刘少奇,这个以后陪伴她走过风风雨雨21载的伴侣。

因为工作关系,外事组的同志经常和这些首长们打交道,有一次他们来到刘少奇的窑洞汇报情况。刘少奇热情的接待他们,跟他们一一握手,当时总感觉自己资历不够的王光美,站在最后面。一面之缘,相互寒暄,也没什么。但由于工作繁忙,刘少奇那消瘦的身躯与发白的头发给王光美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图|刘少奇

1947年3月,离开延安到晋绥解放区参加土改工作的王光美,在晋绥军区食堂遇见了路过此地的刘少奇。

刘少奇就有意问王光美愿不愿意跟他到晋察冀解放区搞土改。

结果被不明白其中原因的王光美,以在哪里土改都一样为理由婉拒了。

王光美同志后来回忆起当初这个场景说:“我这人也迟钝,我就没往别处想。”

后来王光美才知道刘少奇同志一直单身,这才明白先前有些话的意思。从晋绥解放区回到西柏坡之后,因为工作的关系,王光美就与刘少奇的接触越来越多,慢慢的也比较熟了。王光美就开始慢慢的观察刘少奇同志,在她的观察中发现,刘少奇的工作异常繁忙,也没有人照顾他,警卫也只是在他按铃的时候才进来。

劳碌的工作,让刘少奇的头发早早的就白了,宽大的衣服让刘少奇的身体显得特别消瘦。

工作的时候,他怀里永远抱着一个热水袋,每次吃蒸饭的时候上面总会放一瓣蒜在上面一块蒸。因为有人说这样对胃好。

因为工作关系,王光美就会时常与刘少奇聊天。

在看到刘少奇同志的日常工作后,王光美说实话很心疼他,党培养一个干部不容易,尤其是一个负责干部更不容易。生病了有医生管,但生活不好,连个照顾的人都没有。

于是王光美决定走进刘少奇的生活,照顾他,陪着他,让他少生点病,愿意把刘少奇同志照顾好。

图|年轻时的王光美

“少奇同志要和王光美结婚啦!”

1948年8月21日,这条消息瞬间传遍了西柏坡这个小山村。

但这一天,一直到晚上,都没有见刘少奇的踪影。一点儿都不像大喜的日子。

原来,忙于工作的刘少奇,一直到晚上才把工作忙完。忙完工作之后,刘少奇才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今天要成家了,光美同志不好意思,你们去把她接来吧。”

就这样在没有任何仪式的情况下,工作人员把王光美接到了西柏坡村。新房没有任何布置:旧木床、军被、脸盆架和刘少奇从延安带来的一个旧木头箱子。

晚上,中央秘书处大院灯光明亮,为了庆祝刘少奇同志和王光美结婚,在这里举行联欢晚会,在一片欢呼和掌声中刘少奇和王光美走了进来,高兴的向大家分发喜糖和瓜子。

27岁的王光美和50岁的刘少奇同志至此携手,一生相守,矢志不渝,相知相守,共同走过了以后21载的风风雨雨。

图|王光美与刘少奇

建国后,少奇同志出任中央副主席,工作千头万绪。

到了1959年4月,少奇同志又当选国家主席,工作更是异常忙碌。

图|刘少奇与中央同志在一起

而王光美为了不让少奇同志有后顾之忧一个人担起了家庭的重任。

这是一个特殊的家庭,刘少奇与之前两位妻子留下的孩子加上与王光美的孩子一共9个孩子,再加上少奇同志和王光美,家中一共11口人。

图|刘少奇、王光美与孩子们

虽然两人的工资不算低,但每个月11口人的吃穿用度,再加上孩子们上学,一个月的也所剩无几。

掌管刘少奇钱柜的秘书在刘少奇的钱柜里发现了一张王光美同志每月工资分配单上面清楚的记着:

每月拿到工资后,请按下列数额分配:

1. 给卫士组100元,为少奇同志买烟、茶和其他日用品;

2. 给郝苗同志150元,全家人的伙食费;

3. 给赵淑君同志工资40元;

4. 给外婆120元,作为五个孩子的学杂费、服装费和其他零用钱;

5. 少奇同志和我的党费每月交25元;

6. 每月的房租、水、电等费用需40多元。

每月的固定支出有475元之多,而当时两人的工资总共是500多元。

王光美为了这个家任劳任怨,辛勤操劳。为了让刘少奇一心一意为党工作,他把一些工作琐事全部揽到自己身上,从生活到家务,王光美对刘少奇的帮助是非常大的。

虽然自己的家庭,生活比较困难。但刘少奇和王光美以身作则,从不向组织多要一分。从1953年定了工资级别以后,他们的工资就再没有动过,王光美总是把每次的提额机会让给别人。

王光美把协助丈夫工作和照顾好他的生活,作为自己最重要的工作和任务去完成。

图|王光美陪刘少奇出访

本身就很漂亮的王光美,平常却很少打扮自己,总是穿个蓝裤子,蓝上衣,但这依然挡不住她的气质,尤其是刘少奇出国访问时,更是端庄华贵,光彩照人。

1963年,王光美作为国家主席夫人陪同刘少奇出访印尼、缅甸、柬埔寨、越南四国,这也是中国领导人第一次携夫人出访。一袭白色旗袍的王光美,端庄华贵,光彩照人,轰动了海内外,为中国外交与世界接轨开了个好头。

出访结束后,这段出访历程被拍成了纪录片在全国上映,王光美典雅高贵的形象和气质,轰动全国。

作为共和国历史上第一个走出国门的第一夫人,王光美仪态优雅,充分显示了东方女性的神韵,为出访增色不少。王光美的言行举止展现了中国妇女良好的精神风貌。

图|王光美陪刘少奇出访

1966年阴霾突然降临。

1967年,王光美被以“莫须有”的罪名“逮捕”。他们判处王光美死刑,最后多亏毛主席一句话,才救了她。

对丈夫和孩子的思念支撑着她顽强的活着。

每到思念丈夫的时候,她都会情不自禁的抚摸着自己脚上穿的袜子,因为这双袜子是丈夫的。

当时她被关押的时候,还光着脚。她想让家里人为她拿几双袜子。于是丈夫的卫士贾兰勋为了让她在监狱里有念想。就把刘少奇的袜子拿给了她。

他仔细看了之后才发现袜子是丈夫的,她欣喜一场,这双袜子在监狱里陪伴了她12年。

听到丈夫去世的消息后,她克制住自己感情让自己没有哭。

但当她见到自己的孩子后,眼泪再也止不住。

看着5年没见的孩子们,她眼含热泪:“没想到你们能活下来。”

1978年,王光美重新获得了自由。

图|晚年王光美

晚年的她全身心的致力于救助全国贫困母亲的“幸福工程”中去,她把母亲留给她的文物卖了50万,捐助给“幸福工程”。

在王光美的努力推动下,截止到2004年底,“做工程”在全国341个县市区累计投入资金2.6亿元,救助贫困母亲家庭14万户,普及人口达60万。

在她晚年想起那段磨难岁月时,王光美以博大的胸怀释怀:我觉得一个人没受过折磨,他对于社会认识是不完全的,他受过折磨,是特苦了,可是他可能在某些方面就比我们认识的更深刻……”

虽然历经磨难,但宽容不大的她从不怀恩怨之心。

2004年夏天,一个周日的晚上。北京西三环中路京东信苑大厦26楼的中式大厅。

王光美组织毛、刘两家的后人在此聚会。

当李敏和李讷看到已经在门口迎接的王光美快步的走上去,紧紧的握住王光美的手。

图|王光美与毛主席女儿李敏和李讷

王光美说:“我是这两个家庭中唯一的长者了,你们都是我的儿孙,你们一切都好了,我才能放心。”

在席间,大家频频举杯一起回忆过去的美好和现在的欢乐。而此时已患癌症4年的王光美慈祥的看着每一个孩子。

两家三代人,充满欢声笑语的欢宴,进行了两个多小时。

王光美以她博大、无私、宽广的胸怀“一笑泯恩仇”,从此携手共创美好的明天。

图|王光美逝世

2006年10月13日凌晨30分许,王光美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85岁。

王光美的书房里一直摆着一张相框,相框里是她一生挚爱的丈夫--刘少奇。

谨以此文致敬王光美同志与刘少奇同志。